为艺术电影指明方向
周大老板说的比唱得好听,听在别人耳朵里,就有些发虚。
啥意思?
你想拯救文艺电影市场?
你凭啥?
随着好莱坞商业电影风靡全球,文艺片变得越来越小众。尤其后来又出现了电视剧、游戏机等更多的娱乐选项,文艺片的生存就更难了。
这都是困扰着全球每一个独立电影人的几十年的难题了。
你说解决就能解决?
根本没几个人信。
有人就提出来了,“是靠着新出来的流媒体吗?奈飞吗?”
周不器笑道:“对,互联网就是解决方案。”
有人就提出了一个很尖锐又困扰了整个行业的问题,质问道:“流媒体的电影,还是电影吗?”
马上就有人跟风,“二十年前,美国人也搞出来了电视电影的新花样。电视电影真的是电影吗?我相信每一个电影人都不答应!”
所谓的电视电影,主要就是HBO搞出来的。
找一个团队,拍一个电影。
这电影也不去院线里上映,在HBO的频道里独家播出。
就是专供电视的一类电影。
可是这种电影根本上不得台面,没法拿到各大主流电影节上参与评选,在行业里被归类为“电视剧”的范畴。
流媒体电影,跟电视电影又能有多大的区别?
接下来又有人开口了,“只有在电影院里上映的电影,才是电影!”
周不器其实对这种老派的电影观完全不赞同。
凭啥只有电影院里的才叫电影?
前世,他看过上千部电影,绝大部分都是在互联网上看的,观影效果甚至比在电影院里更好。很多有深度的电影,每一句台词都值得反复揣摩。在电影院里,剧情在不间断的推进,完全不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在互联网上看电影就不一样了。
看到复杂的地方,可以暂停。
没看明白,可以后退过去再看一遍。甚至一些精彩场面,比如《阿黛尔的生活》里的那十几分钟的拍案叫绝的床戏,可以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观看。
电影院里可没有这样的优势。
在周不器看来,看商业大片一定要去电影院,只有电影院才能提供最好的视听感受,体会到商业大片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
可如果是看文艺片,一定要通过电脑在互联网上观看,只有关起门安静下来,放空了一切没有了外界干扰之后,思想才能跟着电影的主题去一起升华,去感受导演传递出来的人文精神。
不过,周不器没法跟这些电影人讲道理。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电影在电影院里上映,就像是一种仪式。就像结婚似的,本来只要领个证就是结婚了,一定得办个婚礼才算是结婚。
周不器笑着说:“这里可能有一些误解,流媒体和电影院,根本不矛盾。流媒体取代的是电影生态里院线之后的那部分。不需要找渠道去制作DVD销售了,也不需要想办法去推广到一些付费点播频道了,也不用向电视转播方推荐了。像奈飞这样的流媒体平台,把所有的这些后续问题都解决了。”
顿了一下,周不器接着说:“电影制作出来之后,可以按照既定的流程去电影院里上映。等电影下线了,就由流媒体平台来接住后续所有的流程。”
斯皮尔伯格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最重要的是收回成本。”
周不器道:“对,收回成本。文艺片之所以会面临生存困境,就是因为有投资没回报,多少优秀的电影项目,都因为收益风险拿不到启动资金而搁置,这对电影行业来说,会是重大的损失。”
斯皮尔伯格道:“其实还有更令人痛心的事。”
“哦?”
“很多优秀的作品,因为要考虑市场效益,要不得不修改剧情甚至更换演员,很多制片人会把电影剪辑的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导演所要表达的意思。商业电影这样做是有道理的,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艺术片,这是对艺术的亵渎。”
“有道理!”
周不器完全认同斯皮尔伯格的说法。
而这也说到了每一个电影人的心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审美和创作理念。
可是很多时候,出于生存和收益的考虑,电影人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作品。尤其在面对渠道商的时候,往往要连同剪辑权一起交出去。
比如日本的电影大师宫崎骏,曾经就对哈维·韦恩斯坦寄了一把武士刀,明确的告诉他,你要是敢剪辑我的电影,我一刀砍了你!
可是绝大多数的电影人面对强势的渠道商,都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作品被他们任意的切割、剪辑,面目全非。
当然也有成功的。
比如老谋子的《英雄》,就是因为被哈维·韦恩斯坦的一通剪辑,更符合了北美市场的审美,才火爆大卖,成为最受欢迎的华语电影。
周不器道:“我认为,应该给予每一位艺术家充分的尊重,尤其是欧洲的先锋主义电影,一定要原汁原味的予以保留。所以,我想把这两件事同时解决。第一,让艺术片不再受到商业的困扰;第二,让艺术片可以充分的展现自我,渠道方不应该拥有电影的剪辑权。我的答案,就是互联网的流媒体平台。”
一个法国导演笑着说:“如果真能这样,欧洲电影就真的有救了。”
周不器道:“一定有办法,我们不能看着电影艺术就此凋敝,紫微星环球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为电影产业的长久发展作出一些贡献。今天中午我还跟奥朗德总统先生进行了会谈,说起了法国电影。我很明确的告诉他,紫微星环球计划每年投资10部左右的法国文艺片,并且给予导演最大的独立创作权。流媒体是会员制,跟过去的渠道销售逻辑完全不同。对于艺术电影,我们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欧美的这些政客,承诺啥的都跟放屁一样。
觉悟好了,就履行。
奥朗德下台了,拒不履行也无所谓。
就说那个承诺给奥朗德的,下一任总统无效。
相比之下,国内的体制就有着很大的延续性,要是跟最高层做出了一些承诺,然后像屁似的过几年就忘在脑后了拿他们当傻子后,那你就真成傻子了。
像奈飞这样的流媒体,最重要的就是内容,是互联网流量玩法下的内容。
要不断地有新片。
而且要推广到全世界,就需要有各种不同语言的内容去迎合当地的需求。不管是法国片、德国片,还是意大利片、西班牙片,统统都可以要。
这些欧洲国家的电影,最大的看点和流量热点,还真是就艺术片。
看商业片,都去看好莱坞了。
本土的商业片,真是没啥炒作的地方,就带不来太大的流量。
相比之下,欧洲的艺术片才是全世界的共识。
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尺度大。
《阿黛尔的生活》里的阿黛尔小姐,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才刚刚年满18岁,就被电影导演以艺术的理由给忽悠着脱光了,拍床戏了。
床戏的对手还是另一个女孩儿!
这种片子,也就欧洲人能玩的出来,比韩国的金基德还生猛。
苏菲·玛索刚出道的时候,不知道让多少纯情少男心碎。
这才是噱头。
要比欧洲的商业片更有炒作点。
周大老板还真是说得比唱得好听。
他花钱。
他投资的电影势必会有所侧重。
也不可能每一部欧洲电影拿着剧本去紫微星环球申请资金,都能够获批,一定得有足够的炒作点和噱头才行。
不管什么生意,都得是擦着黄、赌、毒的边,这才是周大老板为欧洲电影指明的正确方向。
像《阿黛尔的生活》这种级别的电影,连他这种阅女无数的人都会怦然心动,这才会成为吸引观众成为自家流媒体平台会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