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软禁(1 / 1)

扶明录 浪得虚名 1028 字 1个月前

出了山,天色已经黑,却见到了万家灯火。

此处相距宣府城不足十里地,举目望去灯火不绝,皆为沿途村镇所点,令史可法一种官员惊叹,宣府竟繁华如斯,仅城外竟有十里灯光。

因为是特区口岸,宣府商业繁华但平日却也并无这十里灯火般的热闹场景,当然也并非为了迎接常宇一行,而是因为近日宣府封城,大量商旅及走货的滞留城外自是热闹的很。

千余兵马过道,引起沿途百姓及商旅们的议论纷纷,猜测宣府是不是要出什么大事了。

宣府是镇城,也就是明朝防御体系中建制最高级别,有大明西北国门和京西第一府之称,(郭靖和黄蓉初遇便在此)所辖东起居庸关四海治(延庆北口子)西至山西阳高县白洋河,全长一千余里,有冲口一百九十二处,设总兵一人,协守副总兵一人(驻永宁城)分守参将七人,游击三人,守备三十一人。

最盛时驻兵十五万,马五万匹,每年光主兵饷银十二万,客兵二十五万。

也是历来吃空饷最严重的地方。

据隆庆三年的一次核实,有兵十五万实查八万余,马五万余,实查三万余。

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军爷,这宣府何时开门啊”城门附近聚集很多客旅和百姓,他们有的急着入城交易有的本就是城内居民外出时正赶山封城进不去了,自是焦急的很。

然而这数日无论他们怎么追问,里边和上边的守兵听而不闻,问烦了就让他们远离城下,否则射杀。

这会儿瞧见有兵马入城便有人忍不住在旁边追问,不过一直没人理会。

“快了,快则明日,慢则三日”。常宇回了一句。

入了城,史可法一众还没从惊讶中恢复过来,言之便是京城亦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商旅,常宇轻笑道:“这还算少的,真正的商贾聚集之处在宣化西北六十里外的张家口”。

封城,宵禁!入城之后,黑狼营正式接管城防,常宇一行直奔总兵府。

半月前,王承胤得闻有兵马过境要求宣府提供补给,这规矩是从明初传下来的,只是到了明后期地主家余粮也不多了,自己吃的都没有没人会管过路的,所以经常出现那种某支兵马奉旨去某处剿匪平乱,途径某处要求补给,对方不给,那我就抢!

王承胤也不想给,但绝对没人敢抢他。

可是当他听闻对方是东厂卫的兵马以及两个统领亲自登门后,他立即就改变主意了,不光提供补给还得设宴接风,因为他对东厂这个衙门太敏感了。

东厂在魏忠贤倒台后一落千丈,这么多年默默无闻没什么动作,却在半年前突然之间一鸣惊人,而就在其一鸣惊人之前王承胤就和当时还只是个小太太监常宇打过照面了,那时候常宇还不属于东厂,但为了借势故意让别人以为他是东厂的。

可即便那样王承胤当时对他也是前恭后倨,若非有吴孟明当时在镇场子,直接就被无视了。

可随后的事情发展就实在太出人意料了,那个没被王承胤放在心上的小太监离开宣府后没多久到大同竟然把姜镶给杀了,那可是另一个大同的王呀!

而且听闻那个东厂小太监竟然还是东厂的督公!

当时王承胤既震惊又懵逼,一切都不可思议,一切都那么的不真实!

却又有一丝庆幸,但若问他害怕不,说实话当时并不怎么害怕!因为即便是东厂的提督一般情况下也奈何不了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边关重将,若无朝廷的旨意根本就不敢动他们,而那时候的朝廷哪敢动他们啊,说句重话都不敢。

至于小太监杀姜镶,那是因为姜镶先动的手,只不过点背被反杀了罢了。

再说姜镶臭名远扬作恶多端,我王承胤还不至于那般。

真正让王承胤感到威胁的是小太监与日俱增的权势和威名,太原一战成名后,立刻远赴关外御敌,关宁大捷朝野震动,而后勤王与保定府大战李自成数十万贼军……

这个时候王承胤有些慌了,东厂睚眦必报的尿性他是知道的,当初在小太监跟前屌的不行,在加上自己身上也不干净,他知道常宇早晚会来收拾自己,但杀了自己到也不至于,而且他也有一丝侥幸:如今朝中无将,小太监率兵四处灭火,边关重地不能没有人把守,这个节骨眼根本不会动他的。

而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年初东厂和锦衣卫派大股人手抄查那些晋商,当时最大的奸商范永斗就在宣府镇的张家口,作为富家一方专门搞外贸的富商和镇守宣府的老大之间没点来往,说出去你信么?

就算你信,锦衣卫的东厂的番子也不信。

但,锦衣卫和番子在山西宣大一带又是抓人又是抄家折腾了一个多月,愣是没动军方一个人,是没查到有关涉及军方犯罪线索么?

说出去王承胤都不信。

但他知道是朝廷和大太监在这个节骨眼不想乱军心,不想让边关乱,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可作为老油条他也知道有个词叫秋后算账,所以也做了些准备用以自保。

只是他没想到小太监算账从来都是一招制敌!

屠元和贾外雄登门要补给,王承胤设宴款待为其接风,两人侃侃而谈言之入冬之前要西进收复西安,王承胤作为一镇总兵自是非常关注时事的,略显疑惑:京中大饥荒,朝廷竟还要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