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沈春柳的手臂被那个壮汉抓着,她虽然干惯了农活儿,算是女人里面力气很大的了,但是力气还是跟正当壮年的男人没法比。
现在她就觉得自己的胳膊被一把铁钳子钳制着,拼了命地挣扎也挣脱不开。
老太太也紧紧地抓着九丫不撒手。
壮汉和老太太交换了个眼神,给年纪小点儿的那个汉子使了个眼色,让他去抓姜英秀。年轻汉子立马伸手抓住了姜英秀的胳膊:
“招娣!你咋也出来嘚瑟了?
你妹子岁数小不懂事,你都这么大了,咋也跟着你娘胡闹呢?
你娘不孝顺你奶,跟你爹一闹脾气就回娘家,你不说劝着点儿,还跟着瞎折腾!
你瞅瞅这事儿闹得?
都定了亲的大姑娘了,回头你女婿家不要你过门了可咋整?”
姜英秀的小脸儿白白净净、水格灵灵、嫩嫩生生的,身量纤细苗条,个子又不很高,黑油油的长头发编成了两根麻花辫,一左一右搭在肩膀上,看着很是鲜嫩,很是朝气蓬勃。
青年人还当她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压根儿没想到,姜英秀这会儿其实已经是二十二岁的“大龄青年”了。
不过,他能就着姜英秀的外表,即兴编出来这么一段话,也算得上有几分急智了。
姜英秀微笑不语,看着他表演。
老太太和壮年汉子也恍惚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之前还在拼命挣扎的黑瘦老女人(沈春柳)和大喊大叫的小丫头片子(九丫)竟然都安静下来了。
不再有那种突然被陌生人控制了害怕和慌乱,仿佛突然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难道这个大闺女和这个小儿子还能出什么幺蛾子不成?
围观的“热心群众”里面,其实也有他们这个团伙的人在冒充“热心群众”跟着带节奏误导真正的群众。
老太太一个眼神过去,同伙中的一男一女就动作十分自然地凑了过来,隐隐约约地把姜英秀他们几个的路挡住了。
同时两人中的那个女人,不动声色地拉住了悄悄挪动脚步打算去报警的七宝,大声警告:
“小孩子别乱跑,万一让人贩子拐跑了可不是玩的!”
姜英秀噗嗤一声乐出了声儿。
“热心群众夫妻”忍不住看了姜英秀一眼,这一眼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嗯,看来这回能大赚一笔啊!
姜英秀又四处瞄了瞄,发现周围围观看热闹的人群还不少。
抬头看了看顶棚和各个角落,唔,没发现摄像头,又忘了这里不是后世了。
七十年代末的省城,怎么可能会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装监控摄像头呢?
那么,只要搞定围观群众就可以了。
这部分,姜英秀甚至不用操心,那些人贩子自己就会摆平。
她微微一笑。
几个人贩子忽然觉得脖子后面一凉。
唔,怎么觉得冷飕飕的?
不过,这个人贩子团伙儿在道上混了好多年了,经他们手卖出去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小丫头小小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靠着这套开创性的“认亲戚”的技术,几乎就从来没有失过手。
而且他们擅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基本上在某地作案一段时间就会流窜到其他地区。
他们选择的作案地点,多半在火车站或者长途汽车站之类的地方。
仔细观察乘客,找那不谙世事的、或者一看就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畏畏缩缩的、老实巴交的农民,或者初出社会的学生,几乎一抓一个准儿。
坑蒙拐骗,有时候也给人下蒙汗药,或者干脆在后脖颈子、后脑勺上之类的要害部位给一下子,把人打昏。
反正,他们只要能把“货”控制在手里,再顺顺溜溜地卖出去就成。
根本不需要提供任何售后服务。
当然就更没有七天无理由退换之类的反悔期了。
买家往往也不介意买到手的货是不是傻的,只要是能生娃、能暖被窝的女人,谁管她聪明还是傻?
不傻的也无非就多了个能干活儿的功能,傻的顶多就是不能干太精细的活儿,再者说,这傻的总比正常的要便宜些呢!
几个人贩子对视一眼,都觉得不该被个故作神秘的丫头片子给吓住了。
哼,这么多年江湖混下来,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故弄玄虚、虚张声势,指望能骗过自己的,也碰到过不止一回了。
哪个能瞒得过咱的火眼金睛?
人贩子作了一番心理建设,感觉有底气多了,看着姜英秀那淡定微笑的脸,也不再觉得头皮发麻,后脊梁骨发凉了。
几个人又是一番眼神交流,默契十足,包括姜英秀在内每个人都被人贩子团伙中的一个人牢牢地拉住了,还对真正的“围观群众”说道:
“都散了吧散了吧,家务事,家务事!”
“对啊,没什么好看的,夫妻吵架,吵两句还好,好了还吵,谁家的日子不是这么过来的?”
……
姜英秀一直安安静静,七宝一脸疑问地看着姜英秀,而沈春柳也有些焦急,不过九丫却满脸淡定。
她对姜英秀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真正的围观群众们看着他们没有什么动静,以为真的是家务事,慢慢地就散开了。
有些人还不忘了摇头叹息,絮絮叨叨地说两句年轻人脾气别那么大之类的。
人贩子团伙见人群已经散开,不再注意这边了,就拉着姜英秀等人往候车室外面走。
姜英秀抬脚就跟上去了,还让沈春柳他们也放心跟着,不用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