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造反与泄密(1 / 1)

升平乐 朱衣公子 1092 字 2天前

很快,福海那边就传来了消息,胡将军到了福广,还未出战,就在收拢福广余军时因为态度过于强硬,引起将士哗变,胡将军在混乱中被杀。

福广余军眼看闯下大祸,当即反戈杀向胡将军带来的五万征兵,准备当做投名状,好投奔故主戚谷丰。

胡将军就近征用的兵将本就未能完全收拢,人数又比不上福广余军,哪里打得过占据地利,以逸待劳的福广兵,索性跟着福广兵将一起反了,投奔戚谷丰去了。

戚谷丰原只带走了两万兵将,这一下涨到了十五万,直接扯了旗子造反。

一路长驱直入,几天的功夫就占领了福州、两广之地,占了广州府的福广王府建宫,自称福广王。

这位自封的福广王广征海陆悍匪,又招募当地壮丁,号称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往京城方向而来。

好在荆州占据虎啸江天险,总兵于杰亲自带兵死守,将福广叛军拦在了虎啸江以南。

那位自封的福广王一时拿虎啸江和荆州守军没办法,写了封长长的《告大萧民众书》,命人誊抄了上万份,到处散发。

在《告大萧民众书》中,他怒骂政和帝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先是连家因功高势大,无辜被冤枉造反,灭了三族。

现在又将萧明昭的死栽赃到他戚家女身上,就是因为他骁勇贤明,战功彪炳,政和帝对他起了忌惮之心,也想诛他戚氏!

先皇让霍延之随舅家姓霍,就是为向政和帝表明霍延之绝没有觊觎皇位之心。

政和帝却在霍延之立下不世功绩后,不但不予以重赏重用,随便甩了个虚职,还压着霍延之不许成亲,好将霍延之困在京城。

戚谷丰在上面盛情邀请霍延之来福广做他麾下第一大将,待他攻下京城就让他做真正的福广王,而不是一个空壳子。

又声称年鱼就是连晏清,早在政和帝身上下了剧毒,他活不了多久了。

他死了,小皇子和小皇孙尚在襁褓之中,萧明时又成了太监,大萧迟早要灭国。

号召荆州的守军百姓放弃抵挡,一起打进京城,争取个从龙之功。

这封《告大萧民众书》和胡将军失利的消息一起被送到了御案之上,政和帝气得当场头风发作。

这一次,他没有死死扛着,立即着人将年鱼从刑部大牢里提了出来。

在戚谷丰那封《告大萧民众书》之后,他再无故关押年鱼倒是无端让民众猜测里面写的都是实情,反倒让戚谷丰奸计得逞,他自是没必要再死扛着。

年鱼再势大,也不过是个借了他威风的阉人。

现在他有了提防,年鱼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在他眼皮子底下翻起风浪!

……

……

华平乐得到消息,亲眼看着年鱼进了宫,才回了华府,刚进鸿雁居,阿戟就颠颠跑来告诉她,九方凤来了,等了她好一会了。

华平乐挑眉,九方凤来,霍延之居然没跟着一起来?

不应该啊!

毕竟,九方凤日理万机,而他这个王爷,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华平乐命将九方凤带进了花厅,劈头问道,“王爷呢?”

九方凤悻悻摸了摸鼻子,“二姑娘总要容九方先问个安”。

华平乐,“……那你问吧”。

九方凤笑盈盈一抱拳,“那九方就先在这恭喜姑娘了,那戚谷丰反得好,反得妙,时机更是掐得刚刚好。

他一反,年掌印就捡回一条命来。

要不是九方熟知姑娘最近的动向,都要怀疑是姑娘一手安排得戚谷丰造反了”。

华平乐立即回敬道,“他这时机的确挑得恰恰好,说是九方军师你安排得也不是没有可能”。

九方凤假笑,“姑娘觉得九方会让别的男人抢走王爷福广王的封号,还占了他的府邸?”

华平乐,“……”

好像也对——

“那个戚谷丰一直以大萧第一名将自居,经常在各种场合骂王爷是仗着身世捡了个好漏,平白得了天大功劳的小白脸。

光凭这一点也知道他不是个老实的。

据我所知,戚谷丰也的确不太老实,在福广之地偷偷训练骑兵,意在中原。

我估摸着皇帝也知道了,这次绝对是借萧明昭之死嫁祸戚美人,好堂而皇之地对戚谷丰动手,没想到却被戚谷丰抢了先”。

华平乐默默点头,你估摸得很对,她就说萧明昭惨死,苏羡予嫁祸王妙儿,宫中怎么一直没动静。

原来政和帝早就打的这个主意,只枉害了戚美人一条性命。

从戚谷丰只带了两万亲信仓促叛逃来看,他多半不是掐住京中动荡这个时机造反。

而是,政和帝准备对他动手的风声不知怎么走漏了,所以他才会先下手为强。

因为准备不足,福广十万水军,他只带走了五分之一。

他意在中原,这两万人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若真的早就掐好了时机,绝不至于这般的。

只不知道风声到底是怎么走漏的?

“当然,说出来二姑娘您可能不信,王爷这个福广王绝对没有戚谷丰这个福广提督威风。

皇帝一直看得极紧,这么多年了,我们也就安插进去了一个马家,还是捡了二姑娘您的漏。

但凡我们多半点动作,估计皇帝也就顾不了面子了,怎么也要弄死王爷才会放心”。

华平乐心头微动,“九方军师,你觉得,那个泄漏风声的人会是谁?”

按政和帝阴险隐忍的性子,绝不至于轻易漏了风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