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林这次的远征有两个重要任务,其中向欧罗巴进军,打通前往欧罗巴的海上通道,并且拔除沿途的红夷据点,为皇帝今后的亲政奠定基础,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任务。而另外一个任务就是,以明帝国的身份,借助红夷奴役当地土著的机会,搞好与土著部落的关系,确立明帝国在非洲地区的统治地位,为今后明帝国在这边建立殖民地,开办种植庄园,并且实现更大的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对未来的影响来看,第二个任务还要更重要一些,毕竟非洲大陆是一块资源极为丰富的大陆,有着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这也能给明帝国带来非常巨大的利益。至少,对非洲来说,未来几百年的历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确定了下来。舰队在到达了马林迪之后,顾成林也就在一直很重视这件事情。因为有了以前的基础,所以在到达德班,开普敦的时候,顾成林还没有遇到多大的麻烦,当地的土著部落都很是配合,而且非常乐意为明军效劳,并且愿意与明帝国的商人交换货物,进行买卖。不过,在到了诺洛斯之后,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尖锐了,而问题的根源,还是红夷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对这一地区毁灭的掠夺,已经彻底的破坏了这一地区土著部落的经济结构,也彻底的破坏了土著部落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基础。显然,顾成林在率领舰队继续北上的时候,不得不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解决好这一地区土著人生存的问题!
对顾成林这个军人来说,要解决当地数万土著的生活确实是个非常棘手的麻烦,毕竟,他不是政客,不是商人,也不是地主,更不是工业家,他所熟悉的,只是怎么率领帝国海军舰队去打击敌人,他所熟悉的是怎么击败敌人,而不是怎么来养活这么多人。当然,他也不可能拿舰队的补给物资来将这些人养着,虽然他不会吝啬,但是他首先得为远征的数万官兵考虑,首先得为这次的远征胜败考虑。不过,顾成林不会处理这类民事问题并不重要,他还有很多得力的手下,而在他的参谋部内,就有一个这方面的人才,而这人正是李语然。
李语然不但是个算术方面的高手,他从小所处的环境,让他在搞经济问题方面确实有一些头脑。虽然,这让他比不上当时帝国的经济学家,金融家,乃至是商人,工业资本家,但是比起军队里那些将士来说,他的经济头脑就显得格外的发达了,这也是顾成林为什么那么依赖他的原因,因为在远征的时候,确实有许多涉及到经济的问题需要有人来处理,那么就自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当然,严格的说,土著部落的生存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李语然也直接抓住了要害,而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当然,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也很有效,是当时最可取的办法。
“我大概分析了一下,如果要让这六万多土著人生存下来的话,我们有两个办法!”李语然也是被逼出来的,当时他是这方面的唯一人才,所以顾成林只能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处理。“第一种办法是,我们可以设法帮助土著部落恢复生产,帮助他们建设新的家园,不过,这需要动用我们的部队,而且还需要很多工具。当然,这些土著人也掌握了一些农耕技术,不再是单独依靠狩猎来生活了。所以,这个办法不但需要耗费我们的后勤补给力量,让我们分散一部分兵力,而且效率低下,对帝国没有半点好处。更主要的是,几十年后,谁知道这些不再需要依赖我们的土著部落会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
顾成林点了点头,说道:“对,这确实不是个好办法。远征军出发之前,皇上就多次跟我提起,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要让土著部落将我们视为救世主,并且要让他们永远成为我们可以利用,可以给帝国带来利益的一支力量。我也考虑过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土著人对我们产生依赖感,让他们放弃以往的原始生活状态,逐渐接受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且让他们从新的生活中尝到好处。这样,他们就会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必须要跟我们合作,这也是实现帝国利益的唯一办法!”
“对,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这种办法!”李语然淡淡的笑了一下,“而第二种办法就是,继续保留红夷的种植庄园,并且让土著人在庄园里继续劳动,当然,他们是为我们劳动,而不是为红夷劳动。”
顾成林这次没有开口了。之前,皇帝也说过这种办法,而且皇帝也认为,保留与建立种植庄园,是利用土著人力量的最有效的办法。这些土著人的素质虽然不高,但是从事最简单的农业种植是没有问题的,需要对他们进行的培训也不多。当然,这些种植庄园可以生产一些帝国需要的物资,比如粮食。当然,一些经济类作物,比如橡胶,还有一些奢侈类作物,比如正在帝国逐渐热起来的咖啡豆,还有才从西方传到帝国的巧克力,这些食物的原料都可以在非洲地区大量种植,而且这里有肥沃的土地,良好的气候,还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产地呢!不过,顾成林却有一个疑虑,那就是,红夷是通过种植员来掠夺土著人的,如果明帝国也这么做,那会不会引起土著人的反感,从而导致土著人成为明帝国的敌人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