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1)

“陈雨霖”喜欢听戏,牡丹亭、长生殿、思凡……常为戏中的悲欢离合伤心落泪,如今做了闵四娘,真的是觉得这世上的事啊,比起戏文里的要更让人感叹,也就不爱看戏了,蒋吕氏是个爱看戏的人,过了七月,秋风渐起,天气转凉,这府里就开始以各种名目的请人来唱堂会了。

正巧四奶奶薛静安的生日是在八月初七,薛静安是个精乖的,立刻就缠着蒋吕氏张罗了起来,“太太,这一个夏天啊,热得人闹心得慌,如今到了我生日,太太可要赏媳妇个面子,准媳妇在花园子里摆几桌酒菜。”

蒋吕氏立刻就笑了,“瞧你说得可怜,好好的一个生日,怎么就沦落到要到花园子摆几桌酒菜呢应付过去呢?如今进了秋,正好让咱们家养的那些小戏子亮亮嗓子,免得到了中秋时在客人面前露怯。”

“太太,咱们家那些小戏子的戏唱得是不错,可是总听也腻歪,不如请外面的角儿过来唱几出吧。”朱么娘也是个戏迷,一听说要听戏,立刻就来了精神。

“好,好,我听老爷说,如今庆丰班在京中最红,就请他们来唱几出吧。”蒋吕氏笑道,她本来就是爱热闹的,薛静安和朱么娘也算是投其所好,自然是没有不准的。

到了八月初七那天,果然是请来了庆丰班,蒋家的后花园建着一座三层楼高的戏台,可以演大闹天宫这类的神话戏,戏台对面有平台,平日里若是来了外客,都是在平台安置,自家人看戏自有环绕着戏台建的两层高的观戏台。

蒋吕氏带着一众的儿媳,坐的就是面南朝北正对戏台的二楼之上,早有下人擦干净了桌椅备好了四季的瓜果、上好的点心、黑、白瓜子、带壳的落花生。

蒋吕氏先落了坐,六个儿媳左右各三燕字排开,身后又有十数个丫头伺候,这么多的人,竟连一声咳嗽声也无,端的是大家的气派,谁能想象蒋家是在蒋至先这一辈才发达的,祖辈不过是有十几亩薄田的农人呢?

蒋吕氏落了坐,喝了一口闵四娘端上来的雨前龙井,这才慢悠悠的开口,“老六家的,你是今年新来的,没在这儿听过戏,咱们家这戏台啊,是原首辅张凤臣大人住在这儿的时候留下来的,听说是请了名家的,这戏子在戏台上的唱念作打,坐在这观戏台上的角角落落都听得真真切切。”

闵四娘露出向往之色来,“我原先在家的时候,就听说这蒋家的戏楼颇有来历,原来竟是真的。”

“比珍珠还真。”蒋吕氏的笑容慈和而宽厚,看起来是个极为慈爱的母亲,她又看了看儿媳妇们,“今个是老四媳妇的生日,你们跟她是平辈相交,都过去坐吧,不用在我旁边立规矩,我也好清清静静的听戏。”有了她这句话,六个儿媳妇这才告了退,又是一分为三,各在东西两侧的观戏台坐了。

这个时候又有戏班的班主娘子捧了大红烫金面的戏折子来到楼梯口,来请楼上的蒋家主子们点戏。

小丫头接了盛了戏折子的托盘,到了蒋吕氏身后二尺处跪倒,“请太太点戏。”

裴大贵家的接了戏折子,送到蒋吕氏手里,蒋吕氏看了一眼,“今个儿是老四媳妇的生日,让她先点吧。”

裴大贵家的又亲自送了戏折子到薛静安那里,薛静安点了一出《长生殿》也是贺寿的应景戏,戏折子又传回了蒋吕氏那里,蒋吕氏一看薛静安点的戏就笑了,这《长生殿》既应景,也是她最爱听的一折戏,随即圈了《思凡》,又把戏折子往下传,传到闵四娘那里,闵四娘一看都是些热闹喜庆戏,眼睛一扫,“听说这《金玉奴》是庆丰班的新戏,就捡最热闹的棒打薄情郎来演吧。”

“这棒打薄情郎,又是什么典故?”张五娘本和薛静安、闵四娘坐在一处,听闵四娘点了捧打薄情郎,不由得疑惑起来,“这名字好生奇怪。”

薛静安和闵四娘互视一笑,薛静安道:“这戏既是六弟妹点的,就由六弟妹讲吧。”

闵四娘点了点头,将戏折子放了回去,小丫头端了戏折子走了,闵四娘这才开讲,“这故事来自《古今故事》全名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说的是乞丐团头之女金玉奴嫁给落魄书生莫稽为妻,金玉奴是贤德之女,每日督促夫君读书,谁想那莫稽考取了功名,却嫌弃妻子出身太低,全不念妻子贫贱之时提携之恩,携妻赴任之时将妻子推入水中,也是那金玉奴命不该绝,得淮西转运史许大人夫妇搭救,并蒙其收为义女,那许大人正是莫稽的上官,他假意做媒将义女再嫁莫稽,这一段戏就是夫妻二人洞房重逢。”

张月娘听得直咂舌,“有道是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莫稽实实的是凉薄狠毒之人。”

薛静安却是一笑,“这常理归常理,苟富贵即抛妻的却不知道有多少,金玉奴算是命好的,《琵琶记》?”

闵四娘拈了一块点心入口,棒打薄情郎……她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冷笑。

闵四娘点的这出戏是最尾的一出,当金玉奴骂了一夜,又因为莫稽的好话跟许夫人的劝说原谅了莫稽,夫妻再度和和美美的在一起时,四周围一片感叹,都说这金玉奴是苦尽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