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生花(1 / 1)

美人迟慕 草木葱 1912 字 2天前

“姑娘,奴婢只寻到了梨花,没找到桃花!”

晨曦透过书房外间的窗棂,照进了屋里。明媚的春光衬得房内景物,让人有种生趣盎然的感觉。

手举着一枝娇俏的梨花,织云满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十分光彩夺目,妩媚动人。感得五识突然苏醒了,妙如心情不由得愉悦起来,用个词形容就是——惬意!

望着她发了一会呆,妙如回过神后,对她摆了摆手,道:“没关系,梨花就梨花。不就是个颜色问题吗?反正姑娘我画的是白描,不上色的!”然后伏在书案上,继续认真地描摩起来……

年前父亲给她启蒙后,每日认十个字,练二十张书法,成了她固定的任务。她认字的速度倒把钟澄吓了一跳,故此现在的重点功夫,花在练字上。练了不到两个月,妙如就开始觉得乏味了。上元节刚过,她就缠着父亲,要他教自己画画。钟澄一想,女孩子以后还要学女红的,早点给她开始绘画启蒙也好。

写完了最后一捺,妙如从容收笔。

接过织云手里的梨花,把它插进案头美人腰的花瓶里。仔细观察了花瓣的姿态和细节后,妙如就铺开案上的白纸。手握紫竹狼毫宣笔,起笔、行笔、转折、停顿、收笔,按照父亲教的步骤,凝神屏息在纸上仔细勾描。

还真不习惯!

用惯了铅笔、钢笔那种硬笔尖画线条的现代人,运笔水平上,到底不能跟从小就用软毛笔尖的古人相比。她心里有些沮丧!

妙如常常在想,若她是个原装古人,启蒙时,或许也没现在这般痛苦!

要知道积习难改:改变一个习惯,可比养成个好习惯,难多了!

念头一起,她突然顿悟了:前世的经历形成的性格和价值观,才是今世她生活最大的障碍。

若一味地带着前世经验和思维习惯,来过今世的日子,带着防备心理和有色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也许会失真,毕竟观念差异较大!可能也会错失许多缔结善缘的机会。何不放空心态,试试从古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用善意去争取他们呢!

通透、达观更容易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

想通这些,妙如觉得轻松了许多,长期以来阴郁、压抑和过分担忧的心境,慢慢开始冰解。

“妹妹在画什么?”从开着的窗子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妙如抬头望去,只见父亲带着明信堂哥,和另一位陌生的小少年,走进了书房。

“画梨花!”妙如起身相迎,向众人施礼:“爹爹,信哥哥……这位是……”

“他是你旭表哥!”钟澄出声介绍。妙如忙上前郑重行礼:“妙儿见过旭表哥!

对方慢条斯理地还了一礼,然后施施然地退到旁边。

妙如这才得到空隙,打量起这不速之客来:身量十一、二岁上下,肤色玉润白析,唇若施脂,目若星辰,眼角眉梢带着种清贵淡雅的气度,神情严肃,透着一股不容亲近的疏离。

怎么这般少年老成?!

妙如心下腹诽,同时也暗赞道:好个浊世佳公子,要放在现代,出了门准会被星探抢走,包装成少年偶像明星。以她前世阅人无数的眼光看来,此等气质的少年,定是膏粱锦绣中长大的贵公子。面子上不输礼数,骨子里却是透着些许清高和冷漠。

见他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妙如也不作多想。自顾自地爬回高脚椅,拿起笔,继续用心地勾勒起来……

“嗯,构图还不错!就是画线条的运笔上,还差了些!要勤加练习!”就着妙如的笔势,钟澄评价起她的作品来。

“妹妹几时开始学画的?就能单独画花鸟了?上回见到你时,还没启蒙认字!短短半年不到,就又画上?”这么快的进度,显然让钟明信有些吃惊。

“三个月前,看到爹爹画的梅花,妙儿好生羡慕!就央求他教了!”妙如面带赧色答道。

“哪里是想学画!分明是练字练烦了,想找些新鲜玩意儿来浑水摸鱼!”钟澄不留情面地揭穿女儿。

“蛮不错嘛!三个月就有这水平了!也不全是浑水摸鱼!比族中闺学里好些姐妹强多了。果然是名师出高徒!”钟明信不吝赞美道。

“你就别夸她了,再夸,小尾巴就翘上天了!”钟澄嘴角微翘,打趣起女儿来。

“我不信!信哥哥上哪儿看姐妹们的画作去?难不成你与她们同窗过,还是你当过她们的先生?”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妙如朝他眨了眨,带捉狭之色问道。

“那有何难?!每年中秋节,族中姐妹们都要制作灯谜,还比赛呢!那种时候自然见多了!她们得学一二年,也才有此等水平。”钟明信解释着。

“还有此种有趣的活动?”妙如来了兴致,心生向往。眼巴巴地望着他,希望他再多说点。

“不只这些,七夕节乞巧,中元节放河灯,中秋游园猜灯谜……”钟明信一一列举,勾得她既羡慕又向往。

望向拿着画笔发呆的妙如,他突然灵光一闪,瞅着妙如说道:“对了,现在此等情形,可打一成语!能猜出来吗?”钟明信用手一比,对着书案方向示意道。

“她字还没认全呢,哪会什么成语!别让她出丑了!”看着他们说得起劲,钟澄也来了兴致,饶有意趣地掺和进来,对女儿又是一番打击。

“济济一堂!”妙如哪肯示弱?!抢先出声。

见钟明信摇摇头,她又蹦出一个:“群英荟萃!”

钟澄上前就在她额头上,敲了一记:“你还真不谦虚!”

“画蛇添足!”钟澄指着她手中的笔,笑道。

“九叔快接近了!再猜!”钟明信打气道。

“画龙点睛!”妙如决定豁出去,不要脸皮了……

钟明信一听,忙用手指来回刮着自己的脸颊,比着堂妹羞她。

“妙笔生花!”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父女俩一时愣了神,半晌才回过味来。

只觉得脸上发烧,妙如不敢抬头看其他人。

“嵘曦公子果然才思敏捷,名不虚传也!”钟明信向汪峭旭拱了拱手。

“哪里,哪里!奇技淫巧而已,难登大雅之堂!”汪峭旭红着脸谦虚道。

小小年纪竟然满嘴的之乎者也,老气横秋的!

妙如不禁为古人的早熟,腹诽不已,甚觉无趣。

撇了撇嘴,她收敛心神,回案前端坐继续作画。其他几个人,边走边说进了书房里间。

把两个小辈引进书房后,钟澄叫来婢女墨香,泡上明前碧螺春。

“信儿可打算今年下场?”他出声问起堂侄的学业计划。

正在一边观赏墙上的书画,被堂叔突然这么一问,没心理准备,钟明信随口接道:“侄儿是有那想法,在族学中也学七八年了,我想试试自己的水平。”

随即他站直身体,恭敬地向钟澄作了一揖:“九叔可是有什么指点的?”

“你的授业先生怎么看的?”并不直接给意见,钟澄先摸摸他的底。

“彭先生说我的基础还算可以,不妨考着看看。先摸清方向,试试水的深浅,以后才好努力。”他跃跃欲试。

“功夫在书外,平时多跟他人交流交流,再拿些前人传出的佳作例卷多看看,进场时正常发挥就行了。”钟澄随后又教了些现场发挥和保持心态的窍门,两个小辈听得目不转睛。

“旭儿,此番来江南,可有想好?你要见哪几位大儒?姨父这就帮你引荐,有些可去书院亲自见识见识。那里观摩讲学论道的氛围,定能让你收获不少!”他又问起外甥的打算。

“想先去格致书院见一下谨明先生,家师常先生托甥儿带了些东西给他。”汪峭旭恭敬地回道。

“那好,定好出发时间后,知会一声!姨父安好排管事和护卫送你过去。”说完,又跟两晚辈聊了会儿闲话,钟澄就带着他们,一起走出里间。

外间这边,妙如已经画完了她的“素梨”,正在左下角题词落款。

刚收笔,就见里面的三人谈完出来了,妙如忙藏起她的作品。但还是迟了!

钟明信眼疾手快,叫道:“干嘛收那般快!妙妹妹也不给哥哥们品评品评呀!”

钟澄走在后面笑道:“总算还有点自知之明,懂得藏拙!”

妙如只得画作拿了出来,一边抚平,一边用只有她才能听见的声音咕哝道:“刚学画,有什么好品评的,上不得台面的涂鸦之作,想看笑话早说嘛!”

“九叔,你就教妹妹背香山居士的长诗了?”最先看到的钟明信,夸张地叫了出来。

其他两位不明所以,凑过来一探究竟。

只见画纸的左下角,画作者用不太娴熟、稍显稚嫩的书法,歪七扭八地题上了“梨花一枝春带雨辛酉年四月初三净昙题”一行字。

钟澄哑然失笑,想不到那句诗,被她用到了这里。见他问起的诗词一事,又有些困惑,不解地望着女儿。

此时妙如才意识到问题所在,有些懊悔不该一时冲动,就露了底。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解释道:“我怕刚学的字换个地方就忘了!拿来爹爹的诗集,试着认了认。这句诗里几个字,妙儿全认识,就记下来了!”

钟澄暗舒了一口气,不想让她过早接触此等悲春伤秋的诗词,担心她慧极必伤。

在一旁沉默的另一位少年,正神色复杂地望着妙如,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他四岁启蒙,六岁时因能背得两百首诗词,已被众人捧为神童了。而眼前的小女孩,启蒙半年不到,不仅成语脱口而出,诗句也是信手拈来,用得还此等妥帖切题。这还不算中间拿来学画的时间。

汪峭旭突然觉得,以前自己的骄傲自满,实在太没道理。被先生说中了——坐井观天。同时心中又暗自庆幸,出来这趟游历,算是来对了!江南一带,果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后院一个小小六龄女童尚且如此不凡!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探访,顿时多了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