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1章 兼并购(1 / 1)

大时代之巅 荒野悲歌 2056 字 13小时前

兼并购

兼并购

还是没轮到谈Facebook的事,因为紫微云的CEO库里安又来了。

好嘛!

也是一笔收购案!

库里安想要斥资5亿-6亿美元,收购一家很有实力的德国的SaaS领域的初创公司,主要从事的就是企业协作办公的方向。

周不器对此就很无力,“我没记错的话,紫微云今年都已经收购7家公司了吧?”

库里安咳了一下,正色道:“你记错了,准确的说,应该是9家。”

“要不休息一会儿?”

周不器开起了玩笑。

毫无疑问,库里安是云计算行业里无可争议的大佬,带领紫微云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绩。

去年,他是紫微星国际内部评选出的“最佳管理人”,今年他拿出的业绩同样不差,紫微云的市场份额已经稳稳压过了亚马逊云,并且在多个赛道全面出击。

库里安见他迟疑,就笑呵呵的说:“根据我们初步的估算,今年,紫微云的收入达到了45亿美元!相比于去年,增长了400%!”

“怎么做到的?”

周不器知道紫微云的业绩惊人,却没想到成绩这么夸张。

这业绩真是太好了。

今年的年度最佳管理者大奖,郑晓丽能不能评上啊?

这还真有点担心了。

库里安笑道:“紫微云的产品,初期都有试用期嘛,有的是三个月的免费期,有的是半年的免费期,还有的是一年的打折期。前面的铺垫都打好了,今年很多用户的免费期和折扣期都过了,就到了丰收的季节。”

周不器问:“跟亚马逊云比呢?”

“亚马逊云?”库里安就不以为意,“去年就超过去了!亚马逊云除了电商,还有什么?紫微云却覆盖了方方面面,我们的市场份额,至少比亚马逊云多五六个点。明年的差距可能还会增大!”

周不器道:“政务云还是亚马逊云更受欢迎吧?”

美国政府也在全面的云化发展。

他们在选择云平台的时候,基本上都投靠了亚马逊云,紫微云很难从这个市场里捞到什么好处。

库里安就很不悦的说:“可恶的政治,他们在干扰市场的公平竞争!”

周不器却早有心理准备,笑着说:“紫微云的前期布局这么好,我又给你牵头拿下了游戏、流媒体、社交、AI这几个大方向,就算没有政务云,也一样能发展的很好。”

库里安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周大老板的贡献。

要是没有周大老板前期通过投资、战略合作、企业兼并购等方式为紫微云打下的良好基础,让紫微云覆盖了互联网产业的很多方向,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更为震惊的是,周大老板在技术路线上的判断,选择了降低云服务延迟的技术方向,从当下的云计算产业格局来看,好像也是无比正确的。更低的网络延迟,要比亚马逊云有更好的体验。

亚马逊云的技术方向是节能、省电……成本是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却被紫微云比下去了。

库里安道:“今年全球云计算产业的总规模,大约是150亿美元左右,紫微云的市场总份额超过了30%!明年,我争取做到35%!”

“这你可不能大意了。”周不器摇摇头,“别忘了,微软很快就要进场了!”

“嗯?”库里安眉梢一挑,“你有内幕消息?”

周不器道:“你没听说?”

“我不知道。”库里安就有点莫名其妙,随即反应过来,睁大眼睛,“难道真的是我的那个老朋友?”

周不器道:“对,就是他!现在基本上有判断了,取代鲍尔默出任微软新CEO的将会是微软云的CEO纳德拉。”

库里安是印度裔,纳德拉也是印度裔。

印度裔在硅谷很团结。

有一个个小圈子。

小圈子的大佬,最知名的两位,当然就是库里安和纳德拉。别看库里安说的好听,是他的“老朋友”,其实这俩人为了争夺在印度裔圈子里的地位和话语权,一向是明争暗斗,关系很糟糕。

果然,听说纳德拉要接班鲍尔默,成为微软的CEO之后,库里安脸上的笑容一下就收敛了,好心情也没了。

纳德拉是微软的CEO,他只是紫微星国际旗下的紫微云的CEO。

这是被比下去了啊!

周不器道:“等纳德拉上台了之后,微软下一步的的战略重心,肯定会朝着云计算来倾斜。现在微软云的市场份额还很低,这是因为鲍尔默不重视。以后可就不一样了,微软云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对手。甚至微软云的长期潜力和威胁性,比亚马逊云还要大!”

库里安道:“只要你支持我,微软云就永远都不可能有机会!”

“我对你的支持还少?”

“我要去德国收购这家初创企业。”

“呃……”

周不器就有点无力。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企业运作风格。

有的人特别反感兼并购,就喜欢自己做;有的人就喜欢兼并购,作风强势且霸道。

库里安就是后者。

他最擅长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企业兼并购,来保持自身业务在市场里的领先优势。就像他说的,今年他带领着紫微云,已经先后完成了9次收购。

总规模不算太大,也就是10亿美元左右。

可这一出出不间断的兼并购,实在是有点行业吞噬者的感觉。

这名声就不是太好。

大企业不断的去收购小公司和初创公司,就会扼杀市场里的创造力。

其实来到了紫微云之后,库里安这都算是收敛了。

以前在甲骨文,他主管开发和企业软件业务的时候,那才叫过分,一年发起二三十起兼并购都是稀松平常的事。甲骨文的市场垄断,基本都是靠着兼并购来完成的。

兼并购的意义,不仅仅是看到别人家的产品很好,然后买过来为我所用。

这类的兼并购太少了。

硅谷里更主要的兼并购目的,针对的是人才。

是看到了人家的产品挺好,觉得这个小公司的人才都很不错。挖人挖不来,就索性把对方的公司给买下来,这样这些人才就都可以为我所用了。

还有一种更残酷的兼并购动机,就是扼杀潜在的威胁。

发现市场中出现了一家可以威胁到自家产品的初创公司,那就别客气了,趁着他们没成长起来的时候,就赶紧收购过来。兼并购完成之后,就果断的放弃他们的产品。

花钱买平安。

其实早年的硅谷不流行这种风气。

这是从90年代末开始的。

第一个掀起这种潮流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其实比尔·盖茨是前台的,真正管理微软并主导这种策略的是商业出身的鲍尔默,不过大家骂的都是盖茨。)

这种风气,就导致了如今硅谷里超级巨头的林立。

要知道,在90年代以前,硅谷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充满了创新性和创造力。

各种初创小公司,一样可以很轻松的对很多行业巨头发起挑战。

苹果一诞生,就把IBM给打了个半死。

要是以现在的这种风气,IBM早就把苹果给兼并购了。

当年的那些PC领域的大公司,比如康铂电脑,之所以很快就不行了,就是因为这些公司都过于遵守硅谷的“创新道德”了,太心慈手软了,这才酿成了杀身之祸。要是康铂早早的也跟比尔·盖茨似的,通过一些损人不利己的兼并购不断的“消灭”那些潜在威胁的小公司和初创公司……可能微软早早的都被康铂给吞并了。

雅虎要是早早的扼杀谷歌,也不会后来那么惨。

2000年以后,兼并购的风气就风起云涌在硅谷兴起了。

市场竞争就残酷了。

小公司和初创公司想闯出来的机会大大减少,硅谷的创新性大幅度减弱……所形成的市场效应就是科技大公司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大,变成了一家一家不可撼动的超级巨无霸。

库里安就是兼并购风格的超级拥趸!

紫微星国际的其他业务,一年里发起的兼并购,可能也就2-3起。库里安带领的紫微云,已经要发起第10桩兼并购的案子了。

因为涉案金额可能要超过5亿美元,所以必须要由周大老板批准才行。

周不器也没法去拒绝,人家的业绩和履历摆在那里呢,“这啥公司啊,就非收购不行?”

库里安道:“一家德国的创业公司,开发的是一款办公协同软件。”

“就像微书那样?”

“对。”

“这样啊……”

周不器这下就慎重起来了。

这么看来,还真应该收购!

产品好,可以用下去;产品不太好,大不了就直接关门。

欧洲在发展数字化的单一市场,微书一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杀穿欧洲市场才行,可不能让德国的这家初创公司捡了便宜闯出了名堂。

要提前下手,早早的扼杀!

库里安道:“欧洲人不喜欢跟美国人用同样的企业产品,欧洲有一种贵族的优越感,瞧不起美国的这种文化荒漠。微书在美国很顺利,在欧洲的推广很不顺利。把德国的这家公司买过来,把他们的产品改造一下,用上微书的架构和引擎,以德国原创的名义在欧洲推广出去。”

周不器就很果断的做出了决定,说道:“1月31号以前,要完成任务。如果完不成,那就等到下半年再去收购。不要影响了公司的IPO!”

“没问题!用不到明年,年底之前就能搞定!”

库里安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