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1 / 1)

大明望族 雁九 450 字 18天前

近朱者赤(四)

因顺天府是京府,顺天府的府试与南直隶院试地点在一处,都是在京城贡院。 这回不用考生自带桌椅,不过顺天府下辖五州二十二县,不仅今年过县试的儒生要应试,往年止步院试的儒生也不少报考的,考生人数就是县试时的数倍,足有七、八百人。 相应的考试程序倒是与县试时差不多,也要“提堂”与“放牌”,只不过是考三场。 四月京城虽已经热了,可还不到暑热时,不过几百人汇集到一起,味道也不好闻。 幸好有“提堂”,沈瑞只在,虽觉得沈瑞当得起这个“案首”,可心中还是觉得大兴县令行事鲁莽,要是点了做的顺畅,且交卷的时间也早,是头一个交卷的。 卷面干净,文字秀丽,时文言之有物,并非是那种夸夸其谈的堆砌辞藻,京尹大人先入为主也好,还是觉得这卷确实当得越做越死,整理日看书脑子也成了浆糊一团。院试到底不比府、县试,几千考生入场,考题也由学政大人出题,并不让乡试什么。瑞表哥这里虽无落,都是有迹可循。 加上府试年年有,张宪在任上四年,已经主持过两次院试,比对着之前的出题风格,也能看出这位京尹大人到底侧重哪方面的时文。 时文,常见的不过几大类,论政,论民生,论德行操守等。 童子试时,题目出的多浅显且保守,很少有论政的。 张宪能在顺天府尹这个位置上几年,依旧太太平平,是极小心的性子,出的题目都是中大平和。沈瑞提前压了好多题,虽一个也没压中,却是有两篇擦边的,修改后也能用,这才在考场上写的又顺又快。 府试时得了好处,院试这里,沈瑞也打算这么做。 眼见何泰之为院试忧心忡忡,沈瑞想着他对自己的亲近,便道:“家里有三叔在,随时能请教,倒是不比在书院差;要不表弟也从书院请假,过来一起备考?如今直隶学政正是翰林院里出来的翰林,咱们请姨父帮忙寻了他的旧文章出来好生琢磨琢磨他的喜好……” 何泰之听了,眼睛立时亮了,忙不迭地点头道:“好,好,那我明儿就去请假……” 紫禁城,乾清宫。穿着朱色常服的小少年满脸乖巧,带了几分期盼道:“父皇,就允孩儿出去半日吧,沈瑞早就说回请,却一直没空,终于考完府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