褎然举首(三)
二月二十五日,县试放榜。 沈瑞并没有亲自过去看榜,倒是长寿按捺不住,随着二管家早早去县衙外头守着看榜。 晨时刚过,县衙门就汇聚了不少人,都是考生家属,大家都等着榜单出来。 二管家带了长寿在县衙不远处茶馆坐了,叫了一壶茶水,等着县衙出榜单。 虽说时间尚早,可茶馆里已经有了几桌客人。多是青衣青帽,看着像仆从装扮,应该也是等着县衙放榜。 临着二管家与长寿这桌的,是两个儒生,一个花甲之年,一个年过不惑,衣着有些寒酸,却是满嘴之乎者也。 长寿正临窗望向外头,就听到“沈瑞”两字,原来这两人提及县试这几场的“红榜”。 二管家也听到自己公子之名,也提了耳朵,仔细听这两儒说话。 老儒道:“往年‘红榜’不变,今年县尊上任首次主持京县县考,许不知规矩也……” 中年儒生冷哼道:“京县县令乃六品,京府重地,能接任县令者,无不是外县父母官中政绩卓异之辈,难道不曾主持过县试?不外乎存投机之心、攀权贵之门。可怜寒门士子,十年寒窗苦读比不得有个好家世,可悲可叹……” 老儒道:“县考不‘封弥’,谁人敢动手脚?贤弟此言谬也。” 中年儒生越说越恼:“此獠愚笨,为攀权贵,连廉耻都丢之。且看他有何下场?京城首善之地,岂容他枉法徇私?” 老儒道:“勿恼,勿恼,且看榜单,且看榜单!” 中年儒生道:“若非要抬为‘案首’,作甚变更红榜,将京堂之子挪到首位?从也做得好了。到时叔侄齐下场,我这做叔叔的可别被侄儿落下……” 虽说现下看起来,沈瑞的文章远远比不得三老爷,可他读书这般勤勉刻苦,一日当两日使的劲头,谁也不知三年后会如何。 三老爷既欣慰沈家后继有人,又生出几分紧迫感…… 县衙“报喜”的队伍还没到,二管家与长寿匆匆回来。 大老爷不在家,三老爷不敢惊动,二管家直接到二门求见主母;长寿这里,也是往九如院给沈瑞传话。 因沈瑞年纪不小了,开始有外头的交际,除了在九如院中有内书房之外,今年开春徐氏在前院给沈瑞收拾出一个外书房来。 平素里读书,来人可以做待客之所。 不过沈瑞读书起早贪晚的,还是用内书房的时候多。 见长寿面上发苦,沈瑞心下一激灵,生出不好的念头来,直接问:“是榜上无名?” 长寿忙摇头道:“二哥中了案首!” 沈瑞蹙眉道:“那为何做忧色?可是有什么不对?” 事关重大,长寿不敢隐瞒,将茶馆里的听到的“流言”讲了一遍,又提了二管家去求见太太之事。 沈瑞闻言,庆幸不已。 幸而他之前没有使人冒然打听县令,否则这落到旁人眼中正是对景。 如今虽是“木秀于林”,可胜在“理直气壮”。 他站起身来出了九如居,前往正院。一路上,他在心里将得失算了一下。 “京察”早已尘埃落定,如今京城官场已经形成微妙的平衡。 即便有御史言官想要就此事弹劾大老爷,可县试只是县试。要说春闱天下士子云集,文无都是用心做的,这个案首,当得并不心虚。 大老爷身下坐着尚书之位,不是三阁老的门人,换做其他年份,说不得真就有人“借题发挥”,想要弄掉大老爷。 不过今年是春闱之年,士子云集京城,经过三年前那场“科举舞弊案”的闹剧,朝廷内外定也不希望科考上传出什么不好来。否则人云亦云,引得士子云从,又要生事端。 想到这里,沈瑞的心里就踏实下来。 否则要是因他侥幸得一县试案首,就引得沈家惹祸上身,那才是得不偿失。 二管家已经到了上房,同徐氏说了沈瑞中“案首”之试,还有寒门儒生对县令与沈家的污蔑言论。 徐氏虽是听得皱眉,却并不急迫,只道:“二哥争气,这是好事……你莫要慌里慌张的,不被人妒是庸才。不过是几个腐儒酸话,为难不了沈家……” 沈家大老爷为京官,这些年也经历过风风雨雨,眼见徐氏神态镇定,二管家便也心安。 徐氏道:“报喜的人估摸快到了,准备赏钱去……”说到这里,顿了顿道:“亲家与王府那头,打发人去报喜……” 二管家应声下去,在院子里与沈瑞碰了个正着。 “恭喜二哥!”二管家躬身道。 沈瑞看了二管家一眼,淡笑道:“这些日子也让安叔受累了,改日请安叔吃酒……” 二管家连声“不敢”,下去张罗赏钱去了。 早有婢子看到沈瑞,一边往里传话,一边挑帘子。 见沈瑞进来,徐氏忙招呼他上前,笑着道:“没想到竟得了‘案首’,还真是开门彩,咱们二哥好运道!” 沈瑞犹豫了一下,道:“母亲,会不会给父亲添麻烦?” 徐氏笑着安抚道:“虽说‘县试’取耕读子弟是‘惯例’,可也没有律法规定仕宦子弟就做不得‘案首’。京城官场虽不太平,可你也要相信老爷。能做到京堂位上,难道还能被几个书生用‘莫须有’的罪名拉下马?加上今年是春闱之年,关于营私舞弊之类的弹劾何其敏感,即便有个小鱼小虾蹦出来也弄不出大动静。” 这话却是与沈瑞想到一块去了。 徐氏的性子虽不爱张扬,可想到有人就此事盯上沈家,心里到底有些不痛快。 她倒不是担心丈夫,而是担心沈瑞。 要是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不管清白与否,与沈瑞的名声都有碍。 沈瑞一个孩子专心致志地考试,却因成绩斐然被人说嘴,说不得心中正忐忑,她便不想让他再添气恼。徐氏笑着吩咐婢子道:“去,传话给二管家,准备一筐炮竹出来,等报喜的人来了,家里也帮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