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大宋之殇(1 / 1)

大宋之殇

吴邵刚提出来的火炮铸造之法,应该是最为原始的手中锻造办法,也是最笨的办法,现如今这个时代,也唯有使用这样的办法,那些所谓的机床以及冲压的设备,根本不存在,若是提出这些概念,恐怕众人真的以为他是神仙了。

好在人力方面不是很值钱,也不需要过多的去计算。

吴邵刚身为特种兵教官的时候,给特种兵上课的时候,曾经教授了这些知识,想不到现在实实在在的用上了。

如此的铸造火炮的办法,每个月能够造出五门以上的火炮,就算是奇迹了。

当然,这方面吴邵刚有其他的办法,生产技术受到限制,可以从流程方面来想办法,明末铸造火炮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人明白什么是流水线生产,一个领头的工匠带着一帮人,负责制造一门火炮,从炮身到炮架,全部做到底,不知道耽误了多少的时间,而将所有人分开,按照每个步骤,各自负责一块,以固定的技术为标准来尽心生产,精炼熟铁的专门炼铁,铸造炮身的专门铸造炮身,则效率要提高很多倍。

只要能够造出军国重事、左丞相、枢密使,更是被敕封为魏国公,其身上的职责,没有任何人可以比肩,更是得到了皇上无以复加的信任和依赖,如此情况之下,必定是做好自身的本分,为朝中文武大臣树立榜样,可是贾似道居然是如此的表现,不得不说令人失望。

严格说,贾似道在朝中的表现,对吴邵刚是有利的,穿越这些年,吴邵刚已经发现了,大宋的百姓并非如史书记载的那样,一味的拥戴赵家的天下,百姓更多的还是关心自身是不是能够吃饱穿暖,是不是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至于说谁是皇帝,与他们没有太多的关系,而那些读书人,大都是将自身利益与皇家利益挂钩的,如同文天祥这样的人,还是太少。

就算是宋末三杰之一的陆秀夫,不也在吴邵刚的身边来了,兢兢业业的做事情。

厢房,郝经与刘秉忠两人看完了京城来的情报。

吴邵刚看着两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开口了。

“郝先生,刘先生,这些文书你们都看了,不知道是什么感受,我是感觉到寒心。”

“朝廷面临蒙古鞑子的巨大威胁,两淮已经遭遇到荼毒,百姓生不如死,望眼欲穿得不到大军的保护,偏偏这个时候,朝中还有那么多的事情,简直是令人不齿,不想着如何去抗击蒙古鞑子,不想着如何让百姓过上平静富足的生活,时刻都想着自身权势,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希望。”

“皇上登基,我未到京城去,因为四川和云南的事情太多,本想着皇上登基,能够振兴超纲,至少让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抗击蒙古鞑子,谁知道皇上压根不在乎这些,整日里想到的就是吃喝玩乐,如此下去,大宋还有什么希望。”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大宋的气数将尽了。”

说到这里,吴邵刚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用拳头狠狠的捶了一下桌子。

郝经看了看刘秉忠,扭头跟着开口了。

“大人,属下以为京城之事,不必去关心那么多了,做好四川以及云南的事宜,才是大人需要考虑的。”

刘秉忠也开口了。

“大人,属下以为,郝兄说的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