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决心
张文谦的亲笔信,在节度使衙门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郝经、张柔、许衡、窦默以及郭守敬等人,都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毕竟他们都曾经在蒙古朝廷,知晓蒙古大军进攻的战略目标,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蒙古大军进攻的战略目标都应该是四川,而不应该转移到襄阳。
郝经等人的怀疑是有道理的,蒙古大军强悍,蒙古铁骑更是天下无敌,不过蒙古大军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水师力量的匮乏,毕竟草原以及北方不需要大规模的水师,而且多年以来,蒙古朝廷也不重视水师的建设,这让蒙古大军在北方乃至于中原能够所向披靡,可是到了南方,就需要面对大宋的水师了。
郝经等人另外的怀疑,就是忽必烈既然决定从襄阳方向展开进攻,如此重大的决定,怎么可能让张文谦等人知晓,按照蒙古朝廷的惯例,如此重大的决定,唯有蒙古亲王才有可能知晓的,这一次专门公开,是不是想着混淆视听,让大宋朝廷以及吴邵刚做出错误的判断。
吴邵刚是完全相信张文谦亲笔信里面的消息的,毕竟穿越的他,熟知历史。
尽管因为吴邵刚的穿越,历史出现了诸多的变化,不过大的潮流依旧没有什么改变,穿越的吴邵刚,也一直都在尽力集聚自身的力量,没有想过主动去进攻,他甚至希望在自身真正具备改变历史潮流之前,大宋朝廷以及蒙古朝廷不要有任何的异动。
小的变化还是存在的,至少成都府路、利州西路以及云南路等地,已经被吴邵刚占据,这些地方,以前都是蒙古朝廷所占据的。
张文谦的这份文书,牵涉到吴邵刚的部署,所以绝不能够疏忽。
就在吴邵刚还在想着如何召集郝经等人商议的时候,的事宜了。”
“至于说诸位考虑到张文谦不可能知晓如此重大的事宜,我看未必,忽必烈此举,或许是为了展现自身的雄心,让朝中的汉人大臣彻底归心。”
“张文谦的亲笔信,是可信的。”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好一切的准备,按照我的预计,冬季蒙古大军是不大可能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最佳的进攻时机,是在来面的春季。”
吴邵刚扭头,对着身边的袁世春开口了。
“近段时间,情报署的重点转向大都方面,我想忽必烈既然做出了决定,其兵力方面的调配,必定会有所表现,情报署尽力侦查清楚。”
“我们获取的所有情报,没有必要禀报朝廷,有些事情,需要朝廷去应对,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为朝廷做这些事情。”
“粮草的征集现在开始动作,尽量从两淮以及江浙等地购买尽量多的粮食。”
“诸位,我们也要做好一切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