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捣乱的法国人】(1 / 1)

大世争锋 水鬼游魂 1243 字 3个月前

【捣乱的法国人】

“王先生,说的实在太好了。”于右任额头密密麻麻的汗珠子,不过脸膛红澄澄的,给人一种精神焕发的感觉。

“于兄,你来是不放心我吧!”王学谦笑着握手。

于右任的不自觉地眼神躲闪了一下,用余光瞥了一眼正主,发现王学谦并没有不悦的迹象,这才惴惴不安地说:“上海每一次动荡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我们这些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怕学生太年轻,社会阅历不够,做出些出格的事来,让王督为难。”

“您这是信不过我啊!”王学谦笑道:“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不敢说完全理解学生们的想法,但至少不会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讨厌的官僚。”

于右任附和道:“那里,那里!只是小心无大错而已,还请王督海涵。”

王学谦随即开口道:“接下来浙军可能会在上海招收军校学员和军队的学生兵,于大哥是上海学界的前辈。还请于老哥到时候多帮衬一二。”

于右任别的不怕,就怕王学谦招兵。王学谦挖墙脚的手段他有所耳闻,喜欢在一个旮旯里,卯足劲低头开挖,直到把墙都挖塌了。东南大学的校长郭秉文就是苦主。有过前车之鉴,于右任根本就不敢答应王学谦的要求,立场尤其坚定的表示:“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于右任办大学不容易,他的大学刚开办的时候,每年只有招收三十来个学生,学科就只有两三门,属于苦苦经营的艰难局面。这些年招生多了一些,但也难有一年招收破百的年份,多年积攒下来,也就几百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多都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性格,很容易被王学谦这厮给鼓动去了。说实在的,听着刚才王学谦的演讲,连于右任都不得不承认,那种语言的魅力和民族感情融合在一起,连他这个对政治已经不抱希望的人,胸膛都是热乎乎的。

仿佛都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里,革命者义无反顾的踏上推翻满清的道路,轻生重义,就算是死也觉得自己是值得的。连自己都快把持不住,更何况年轻气盛的学生们?

万一学生都被王学谦给勾搭走了,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大学不就要歇菜了吗?

于右任这位原本‘国党’的元老,现在投身教育界,开始定下心来当校董。论声望,他是前辈革命者;论社会地位,他如今的身份又是上海滩的名流。

按理说,像于右任这样的人会活地很舒坦。

可事实上,烦心事一桩接着一桩,见天的不安生呐!

学校什么都好,都是学生太容易被蛊惑。动不动就要参加游行什么的,可偏偏作为校方还不太方便管,因为一管,在学生眼里就是政府的走狗,洋人的奴才,太败人品。

无奈之下,他这个校董想着自己在王学谦面前还有几分薄面,干脆自己走一趟。万一要闹出点什么不愉快的事来,他也好能够在,气的一手扔掉了手中的面包,好好的一顿早餐被报纸上的胡编乱造给败坏了。

随着康斯丁爵士心头七上八下的慌乱,找来了所有西方媒体办的报纸,想要知道西方世界对王学谦的看法的时候,他被法国驻沪总领事魏尔登的呼吁,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法国人是这样说的:“……英国人自身的不简单,而且过度纵容日本人的作法,彻底引起了民国各个阶层的怒火。英国租界已经不安全了,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将被****所弥漫。而法租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任何有远见的商人都被法租界优美的环境和宽松有序的次序所吸引……”

法国人的意思就是,英国人不行了,来法租界吧!法国人远比英国人做事地道。

不要忘记了,英法这对冤家就算是在盟友牢不可破的时期,内部的互相攻击也是从来不间断的。

康斯丁爵士想不到魏尔登竟然在这么敏感的时候,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其实法国人也不想这么干。

法租界,杜公馆,杜月笙邀请了戴笠、芮庆荣等昔日的朋友凑成一桌打麻将,几个人都是漫不经心的样子。似乎心思都不在牌桌的输赢上,芮庆荣还是有点沉不住气,不如戴笠能隐忍。一把推掉牌,不悦道:“今天太晦气了,不打了。”

“好了,我也累了,接下来是去戏院听戏,还是我们也赶时髦包场看电影去?”杜月笙作为主人,自然是招待热情,务必要让客人满意。

可芮庆荣心里犯嘀咕呢?

上海滩的洋人,他或许真的不认识几个,可魏尔登?

这家伙虽说是法租界的太上皇,青帮的大靠山。可毕竟是法国人唉,怎么会突然跳出来说英国人的不是呢?

“大哥,这魏尔登到底吃错什么药了?他不是和英国人穿一条裤子的吗?”

杜月笙神秘一笑:“废话,他凭什么就不能黑英国人了?再说了,为了他那几句话,我可是出钱了。”

给钱就能买通法国驻沪总领事?

这魏尔登的人品可真够让人着急的,戴笠好奇道:“这家伙花钱就能买通?”

“当然了,三鑫公司要不是背后有他撑腰,你觉得能开的下去?”杜月笙也不避讳,反而抱怨道:“每年十八万大洋的分红,旱涝保收,足够让他闭嘴了。不过这次也奇怪,这个魏尔登这洋鬼子竟然不要大洋,也不要法郎,开口要起了英镑。我就纳闷了,他还是法国人吗?”杜月笙抱怨道,就算是自己这上半辈子做尽了坏事,自己的黑心黑肺里自从被王学谦的演讲所洗礼之后,感觉正义感爆棚,让杜月笙顿时对魏尔登的嘴脸嗤之以鼻。

戴笠经常跟着王学谦,对于魏尔登要英镑不要法郎的作法多少有点了解,解释道:“杜大哥,你是不知道,最近法郎正在贬值。法郎也就是一张纸,不同于英国和美国,可以在银行里兑换等价的黄金,法郎可没有这个功能,自然不被人看好了。”

杜月笙有点傻眼,贬值?民国压根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哎,他有点蒙圈。

好像英镑也是一张纸啊!

不过通过法郎,杜月笙对法国人的人品产生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