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义
清晨,已经修复了大部的五庄观与万寿城沐浴在温润的阳光中,被迫流离了一夜的修士们已经渐渐返回住所。
资格较老的几个修士搬抬了桌椅坐在主干道上,登记着这一夜的损失以备向五庄观求取一些援助。
五庄观中,几个道徒端着各种器具行走在长长的石阶上,那前方的广场上摆起了一张披着金色布匹的长桌,桌上摆放着简单的几样祭品,外带一个青铜香炉。
几缕青烟冉冉升起。
猴子与镇元子默默地站在长桌前,一旁站着十余名五庄观的道徒还有包括赶来的吕六拐在内的玄奘等人,至于那高空中,远处的群山上,则潜伏着各方的探子。
对五庄观的监控,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许久,一位童子端着盛有清水的碗放到了桌前。
猴子看了看那碗中荡漾的清水,又瞧了瞧镇元子,那眉头蹙成了一团。
镇元子一步步走到长桌前,点起三炷香,象征性地朝东边拜了拜,插到香炉中。紧接着,他用指甲轻轻一划,划破了手指,将两滴鲜血滴入碗中。
鲜红的血遇着清水,迅速扩散了开来。
转过身,镇元子将放置桌面的另外三炷香朝着猴子递了过去:“到你了。”
然而,猴子却没伸手去接。
就这么沉默了好一会,镇元子捋着长须轻笑道:“怎么?看不上老夫啊?”
猴子眨巴着眼睛道:“看不上不至于,好歹也是有数的大能。”
“那是信不过咯?”
“我信不信得过你,重要吗?”猴子翻了翻白眼,朝着头顶的云层使了个眼色道:“他们信不信得过才重要。”
“那还犹豫什么呢?”
瞧着那碗里的血水,猴子悠悠叹道:“我在想,蜘蛛的血会不会有毒。”
这一说,镇元子不由得笑了出来,道:“老一辈的称贫道为六脚蜘蛛镇元子,可实际上,贫道的本相也只是与蜘蛛相似而已,并非蜘蛛。大圣爷大可放心。”
猴子长叹了口气道:“不过想想也是多心了,就算有毒,该也是毒不死我的。要那么容易被毒死,那真不如死了算了。”
说着,他伸手接过了镇元子手中的三炷香,点燃,朝着东方象征性地拜了拜,随口叹道:“我这辈子拜的可不多,即便是天地,这也只是,应该是隶属于巡天府的。
天蓬缓缓地朝他伸出一只手去,那手中握着的是一块白色的绢子。
“这是你留下的?”
“启禀元帅,真是末将留下的。”
说着,那天将从潜藏的小溪中一步步走上岸来,单膝跪地,向天蓬行了个军礼。
瞧着对方那标准的姿态,天蓬顿时哑然失笑,深深吸了口气道:“起来吧,我早已经不是什么元帅,我现在叫猪刚鬣,你这礼,我也受不得。说吧,谁让你来找我的?”
那天将淡淡笑了笑,缓缓起身,拱手道:“这是陛下的旨意。”
朝着五庄观的方向看了看,那天将朝着天蓬走进了两步,低声道:“因为是密旨,所以没有正文,也是为了避免留下话柄。不过,末将手中有陛下的灵霄宝殿的信物。”
说着,那天将从腰间取出了一面小巧的嵌金玉牌朝着天蓬递了过去。
天蓬接过玉牌随意看了一眼便又丢了回去,冷声道:“说吧,什么事。”
天将将重要的玉牌收好,拱手道:“陛下有旨,着令元帅您潜伏在那西行队伍之中,若有异动,随时经由巡天府向陛下回报消息。”
这一说,天蓬的神情顿时僵住了,一动不动地瞧着那天将。
紧接着的,是许久的沉默,久得连那天将都感觉浑身不自在了。
“元帅这是……怎么啦?”
只听天蓬冷哼一声,轻笑道:“我现在属于什么编制?”
“元帅的编制,陛下并没有……”
“我再问一句。”打断了那天将的话,天蓬缓缓道:“我还是元帅吗?如果不是,你一直叫我元帅是怎么个意思?如果是,那我的帅印呢?我的兵马呢?”
说罢,天蓬便笑盈盈地盯着那天将看。那笑,看上去更像冷笑。
此时,那天将已经被问得哑口无言,憋了好一会,才结结巴巴地说道:“元帅多虑了,关于那六百年前的事,陛下也曾提起。确是冤案无疑。”
“冤案?那为什么不平反呢?”
那天将微微收了收神,低声道:“那毕竟是上一任玉帝定的罪过,一场大战,许多人证物证如今都已经不在了,现在要平反,着实有些困难。”
一瞬间,天蓬差点笑了出来。
姑且不提那本就莫须有的罪名会有些什么人证物证,就光这“人证物证”都不在了,现任玉帝还能凭空断定天蓬是无辜的,这手段,就已经不比当初的上一任玉帝差了。
顿时,天蓬看那天将的眼神越发意味深长了。
察觉到天蓬的变化,那天将却还硬着头皮接着说道:“不过,昨日之事,乃是元帅出手,才化解了危机。就光这功劳,已不可谓不大。陛下一定会找机会为元帅平反,让元帅重返天庭的。在这之前,还请元帅……继续恪尽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