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县,杨家村。
杨飞正在房间里看赵雅馨发来的微信,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赵雅馨要来了,他可就解放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那晚误打误撞,居然让他猜到了赵雅馨的小心思……
所以隔天他就主动尝试邀请她来,没想到她居然答应了,这可真是喜出望外。
简直天赐良缘啊!
“耶~”
这时,只见杨飞兴奋的叫了一声,然后跑下楼,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
这个时候,全家都起来在为晚上的酒席忙活着。
二叔一家,还有远方的姨妈一家也都在。
杀猪,宰鸡,热闹非凡。
杨莲在屋里切菜,看到杨飞火急火燎的从楼上跑了下来。
她立马就猜到了,马上问道:“是不是雅馨来了?”
“雅馨已经从鹏城开车出发了,傍晚六点应该能赶到。”
“太好了!”老妈高兴的脸上笑开了花,马上起身走到门口,把好消息告诉在搬凳子的老伴,“老杨,雅馨今天下午会赶到。”
“好好好!”杨达林闻言连连说好。
“雅馨是谁?”二叔问了一句。
“小飞在鹏城谈的女朋友,今晚会回来。”杨达林说道,他表情很开心,笑的脸上皱纹仿佛都少了。
“那感情好啊!”
“双喜临门!”
“阿莲,儿媳妇也有了,现在要享福啦!”
二叔大婶,还有姨妈听到这个好消息,都为她高兴。
最高兴当然是杨达林和杨莲老两口了,瞧他们笑的那个合不拢嘴!
这时,杨琳琳出现了,听到几个大人的话,“我表嫂要来了吗,太好了,表哥,表嫂到哪里了。”
“刚从鹏城出发,还早着呢。”
“耶~我今天可以看到表嫂,好开心!”
“呵呵!”
杨飞一样开心,正如刚刚姨妈说的双喜临门!
……
“劈里啪啦!”
鞭炮声、锣鼓声,冲天而起。
杨飞家大摆宴席,屋外的院子整整摆了一百桌,全村男女老少全都过来了,场面极其热闹。
酒席入口处,有人发烟。
杨飞的妹妹杨雪,正站在那里迎接陆续到来的客人。
“恭喜恭喜!”
“小雪,你哥这是发大财了啊!”
“没有没有,快进去吧!”
杨雪笑的脸都有点僵了,不过她很开心,自己哥哥有出息了,全家跟着沾光。
“这是摆了多少桌酒席啊?”
“一百桌,发的烟是中华。”
“我去,这酒席办的阔气,体面!”
每一个前来参加酒席的村民,都为酒席的规模所震惊。
此时,杨飞的初中同学,杨明和杨伟这两人也在往这边赶来。
边走,他们还边议论着。
“小飞真的是开法拉利回来的?”杨伟问道。
“真的,我还特意去看了,法拉利599GTB系车型,最起码要五六百万,帅的一匹!”
“还真是神奇。”杨伟说道:“过年的时候,杨飞还在那感叹,就他那工资,在鹏城连个厕所都买不起,怎么突然就发财了?!”
“这种事情谁说的清楚,说不定买彩票中了呢?前不久,隔壁村不是有个家伙,中了10注,整整五千万!我要是中个五百万,房子车子全都有了……”
说话间,两人就来到了酒席现场。
杨伟接过一根烟,瞧了一眼,“我去,竟然是中华,杨飞这家伙还真是发财了,有钱啊!”
“你现在信了吧!”杨明道。
抽着发来的中华烟,杨伟算是相信了。
他平时抽的也就是几块钱的双喜,哪抽的起中华。
要知道,一包中华最少都要128软妹币呢!
“欸,麻烦让一让!”
厨师端着满满一盆鲍鱼,从两人身边路过。
杨伟不经意的瞥了一眼,顿时眼珠子都快跳出来了,“卧槽!竟然有鲍鱼!”
杨明也看到了,跟着惊叹道:“他奶奶的,真的是鲍鱼啊!”
“长这么大,我还没吃过鲍鱼呢!”杨伟说道。
周围酒桌上的客人,也都看到厨师端着的一大盆鲍鱼,纷纷站了起来。
“这是什么啊,怎么没见过?”
“你个土包子,这是鲍鱼!”
“我靠,这就是鲍鱼啊?”
“鲍鱼不是很贵吗?”
“那当然,鲍鱼可是论只卖的,县里酒店一只鲍鱼要288呢。”
“牛逼!!”
现场村民别说吃过鲍鱼了,就连见都没见过。
顿时,一阵惊叹、羡慕的表情在每个人脸上浮现。
杨伟刚找到个位置坐下,就看到旁边几个大妈在打电话。
旁边一个大妈说话的声音传入他耳里,“闺女,别在家待着了,快过来吃饭!”
“妈,我不想去,酒席的菜不好吃!”
“我跟你说,你不来会后悔的,今天酒席有鲍鱼!!”
“什么?有鲍鱼?!”
“真的,你快过来,我帮你占好位置了……”
杨伟发现,那些打电话的,都是在通知家里人来吃鲍鱼的。
他心想,要不要叫老妈过来。
不过他也只是想想,旁边还有杨明在,他抹不下这个面子。
“来,让一让,上酒了!”
“我靠!竟然是茅台!”
看到一瓶瓶茅台,摆上了桌,杨明忍不住惊呼起来。
杨明拿起其中一瓶,看了下标签,上面写着:“茅台飞天酒53度500ml酱香型白酒。”
他马上看着杨伟,问道:“你不是卖过茅台吗,这酒多少钱一瓶啊?”
杨伟一脸惊讶,拿着茅台颤抖道:“好家伙,我跟你说,这酒店里得卖两千多块呢!”
“多少?”
“两千多块!”
杨明顿时傻眼了,自言自语道:“卧槽!一百桌,就是一百瓶,就算1瓶2000,也要20万了,卧槽!!”
他真的震撼了。
农村里办个酒席,光酒水就要二十几万,这也太特么奢侈了吧!
显然,杨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脸震惊。
“我靠,小飞这是真的发大财了啊!”
酒席现场,来宾们都在为这场酒席的配置震惊。
杨飞家里,他,他爸杨达林,二叔杨达华,还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村长,正坐在一起聊天。
只见村长一脸乐呵,不停夸赞着杨飞。
“小飞这孩子有出息了啊,在外面挣大钱了。”
杨飞笑而不语,长辈们在场,他一般很少说话。
随后,村长有意无意提到村里打算重新翻建祠堂的事情。
他这么说:“杨家村虽然不大,但作为同宗同族的成员,连个像样的祠堂都没有,这要是传出去,我们这些后人,也很没脸啊……”
听到这话,杨飞瞬间就明白了,于是说道:“村长,修建祠堂需要多少钱啊?”。
“想弄好一点的话,需要20万……”
“哦?那就按最顶级的来弄吧,我捐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