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儿女亲事(1 / 1)

汉魏文魁 赤军 1222 字 1个月前

、儿女亲事

是勋身在安邑,却一直关注着西线的局势,他总担心夏侯渊既死,曹操又未能及时入关,恐怕就此产生连锁效应,就跟原本历史上的汉中之战一般,最终曹操也要被迫放弃关中,铩羽而归。,可是若仅放弃汉中,还不会对中原局势产生太大影响,若然放弃关中……难道三国没有了,会新出来个东西朝不成吗?

眼看统一在即,可千万别被这么一两场关键性的败仗,就一朝打回解放前啊!

可是他身在千里之外,别说根本无计可施了,就算满肚子智谋,那也根本派不上用场。烦闷之下,免不了要去找荀攸恳谈、请教一番。荀公达倒是很从容,拍拍是勋的肩膀,要他不必烦躁,亦无须担忧——

“益州虽号天府,然隔绝自存,道路难通;凉州虽出良马、精骑,然户口不蕃;关中连年兵燹,亦非昔日高祖定鼎之基。吾有河南、兖、豫,户口、田地倍之,流人多归,民屯遍地,岂有丧败之理?得国之道,其政为先,而军争为后,安有国富民强,而为外侮所趁者耶?”

战争究其根本还是国力的较量。倘若关东未定,那我不敢说必胜关西;问题如今就连荆、扬两州都已经拿下了啊,中原地区基本安定,物资产出日盛一日,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刘备,以小博大而能胜出的几率究竟有几成?“宏辅关心则乱,为卿旧为良、平也。然今守中书,当慕萧相国。建万世之功。”

当年刘邦攻灭项羽之后。论功行赏。以萧何为功劳还不敢动笔,二是别事分心,注着注着就莫名地搁下了。如今发下宏愿,我自己没有写书的本事,那就穷毕生经历注遍群书——换言之,把后世的很多思想、理念,尽量找合适的古籍或者当代书籍,全都给附会上去。

不仅仅五经啊,还得注左氏(那本就是郑玄的亲传)、注孟子,注各类兵书战策——包括曹操的《新书》——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乃至注《论衡》。若有余暇,不妨再注注《楚辞》啥的,做中国第一位批评家!

若然天下真能底定,迎来太平盛世,那这朝廷高官我也不当啦——政争实在太过可怕,也太过烦心——干脆挂个虚职、侯位,下半辈子注书、课徒以终老。真要是能够达成这一理想,即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是也,说不定异日声名不在什么董仲舒、朱文公之下啊,也混个“夫子”的称谓——嗯,是夫子……我是夫子、君是夫子,乃人人皆为夫子也……

对了,还有件事儿也得赶紧去办——于是他纡尊降贵地前往夏侯府上,会见新的当家人夏侯衡,先问他,我曾经跟你爹口头商定过两家联姻之事,你知道吗?夏侯衡躬身答礼:“先父确曾言此,小侄知之。”是勋点点头:“则卿父身故,吾即卿弟之父也,乃欲代令尊督导之……”我想先收夏侯威做弟子,让他去我家住着,由我来教导,直至成年,可以吗?

夏侯衡怎么敢说不成?况且是勋文名如此之盛,兄弟能够拜在将来的老丈人门下先好好读几年书,那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啊。只是还得先打打预防针:“舍弟顽劣……”本是谦逊之词,才出口就觉出不对来了——说对方准女婿顽劣?你是打算坏了兄弟这门亲事吗?急忙找补:“非性劣也,然幼从先父,唯好弓马,不喜读书,乃请大人善加督责。”

是勋心说这本在我意料之中啊,夏侯家的子弟会有喜欢读书的吗?不过自己本来也不打算把闺女嫁给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纯读书人——诸葛亮倒是也不能打,却为天下骏才,问题那样的能有几个?而且其实没想把准女婿教成个状元之才,只是趁机调教他的性情,将来别成一纨绔子弟,也别成一家暴凶手,得对我闺女好才成。

于是即召夏侯威前来拜见。

是勋从前也不是没有见过夏侯威,他上夏侯渊家串门的时候,主人当然会把自己的儿子们叫出来跟是勋行礼,而且前阵子夏侯家办丧事,是勋前往吊唁,夏侯威也混在兄弟之中朝他磕过头。因为商谈过婚事,所以是勋还特意多瞧过那小子几眼,并且随口问过他几个问题。

在是勋的印象中,夏侯家这几个小子都长得还算不错,并非英俊少年,却也不是歪瓜裂枣,而且秉承家风,眉宇间颇有勃勃英气。夏侯威本年实岁十五、虚岁十六,半大的孩子,刚开始蹿个儿,大概接近一米六,面相颇为周正。

是勋问他,说我要把你带回家去,收为门徒,严加督导,你可愿意吗?夏侯威瞥了长兄一眼,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小子愿从。”是勋说好,那你收拾收拾东西,五日之后便去我那儿报到吧。

回去跟老婆一报备,谁想到曹淼不大乐意,说这种大事儿丈夫你怎么不事先跟我商量商量呢?是勋心说这倒是我疏忽了,可是——啥事儿都跟你商量,那我还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一家之主吗?于是故意沉着脸问:“今乃与汝商议,有何不妥?”

曹淼说以夏侯氏的身家,是不大可能入赘的,那么提前把准女婿接进府里来,会不会影响到闺女的声誉啊?是勋一撇嘴,说你想多啦,两家只是口头商定婚事,又没正式下聘书,对外可以只说收徒嘛,有什么妨碍?

曹淼凑近他一些,低声说道:“正因尚未下聘,何必心急?今妙才将军既殁,伯权(夏侯衡)尚幼,其家必衰。何不以吾女许嫁曹氏?前卞夫人与吾语,乃欲为植儿聘吾女也。”

是勋闻言吓了一大跳,当即一口回绝:“不可——既已许之,安可毁诺?卞夫人不知其间事,汝岂可擅自主张?!”真是妇人之见啊,光想着亲上加亲了,却不知道如今曹家将起夺嗣风波,这会儿咱可不能贸然插脚进去!再说了,曹丕若然上位,就他那性子,肯定把兄弟们圈到死,那不是把我闺女往火坑里推吗?!

隔天宿于城外别业,跟管巳说起这事档儿来,管巳突然提起:“雪儿尚幼,夫君即议其婚事,复儿年十五矣,亦当定亲……”随即凑近一些:“前子桓过,提及尚有未嫁胞妹,与复儿同岁,夫君何不往求?”

是勋这个头大啊……

ps:月底啦,跪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