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所忠者天(1 / 1)

汉魏文魁 赤军 1032 字 1个月前

、所忠者天

是勋临阵说动徐翕反正,不是他给自己脸上贴金,换了别的人还真未必能办得到。

首先,是勋“八卦王”的资质,可以使他打听到和记住很多旁人可能忽视的小细节。比方说徐翕之事,在徐翕想来曾经同仕兖州,虽然从来没见过面,但是勋肯定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以要临时编造一个“奚虚”的假名。但其实州署中一名文吏,又有啥必要知道别郡普通千人之将的名字了?也就是勋以前一世的阅读加这一世的八卦,才意外地记住了徐翕、毛晖这俩鸟货而已。

理论上,是勋未必就一定知道徐翕,但徐翕肯定知道是勋,因为对方既是曾经的主公曹操身旁的大红人,又与曹操有亲,加上这几年走南闯北,因缘巧合,颇在士人中挣了一点儿名头出来。所以徐翕知道,自己若想重归曹营,能够在曹操身旁帮忙递得上话,求得上情的,是勋绝对算其中一号。其实荀彧、毛玠等人也完全有这个能力,但是徐翕却并无相识之缘、进身之阶,再说了,是勋比起那两位来还有优势,他嘴皮子绝对好使啊,他都能说动曹操不杀管亥,自己又算啥了?当初叛迎吕布的那么多人,曹操饶了其中重归的七、八成,难道就饶不了自己吗?

所以是勋此言一出,徐翕当即动容,一瞧王修在旁边也起不了任何作用,让自己站稳立场,投向青州——王修还郁闷呢,就毫无理由来阻止是勋游说徐翕——于是匆匆下马。跪拜道边:“既如此,徐某从此便听是先生趋策!”

是勋微微一笑:“某今为少府丞。天子重臣,身后还有新任大司农郑康成公,卿能护卫我等,二千石,易得尔!”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了,别说王修,就算他再附上沮授清晰的头脑、许攸诡诈的心态,以及田丰顽固不拔的精神。那也根本无力回天啊。他除了“跪送”郑玄之外也没有的时候一定得注意,尤其对于曹家这几代,那是现在和将来的顶头上司,还是尽量别犯讳为好。

他脑洞开得挺大,思路跑得挺远。所以郑玄说的下一句话,得反应一下才明白其意。就听郑玄说:“卿且诵之,吾来教汝。”

诵之?诵啥?哦对了,老头子问我《礼》的事情来着。啊呦,是勋心说老头子要正式授徒了,并且还打算教我他最拿手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话说“五经”之中。《礼》一直有师授而无注解,首次注全“三礼”的正是郑玄,所以《礼》可以说是郑学的精髓所在。郑玄直接给是勋……还是一对一地光给他讲《礼》,那可真让他受宠若惊啊。也就是说,从今以后。他就可以直接自称“郑康成弟子”,而不必要再挂“再传”的头衔啦。

虽说在一对一教学当中。学生一方其实挺辛苦的,可是反正整天坐在车上也没事儿可做,与其打瞌睡,还不如听着课打……哦,就自己一个学生,还真不敢打瞌睡。可是是勋过后也想啊,老头儿为啥突然想到要给我开课呢?他也闲得无聊?还是说老头儿觉得我这水平足以安定天下……也足以为祸人间,善恶都在一念之转,所以要赶紧给我上思想品德课?

但不管怎么说,是勋这趟跑高密宣诏,返程的一路上,收获还是相当丰富的。

在徐翕等人的护卫下,一行人很快出了山地,进入兖州境内。边境线上、道路两旁,横排着上千兵马,静静迎候——是勋在派孙汶送信警告郗虑,赶紧收拾行装,并且定下向各处散布郑玄应召的消息的同时,就遣人快马返回兖州,请曹德派兵来边境上等着了。他就怕袁谭会派兵阻挠自己,要是对方不撕破脸,那自己就文着应对,要是一旦撕破了脸,说不得,兖州兵也便只能越界来动武啦。

好在,事态还并没有发展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前来迎接的曹将名叫高迁,跑过来拜见是勋。是勋问他说我信里的要求,你们都准备好了吗?高迁答道:“一众人等的粮秣、用资,已行文曹使君,暂由本郡供给。”是勋说那就好。郑门弟子大多没啥财产,加上走得匆忙,眼看着携带的干粮就快要吃光了——难道还寄希望于青州吗?王修不趁这机会卡你的脖子,拖慢你的行程,那才叫没天理哪。

这也是是勋即便冒险也要闯通徐翕的阻挠,而不肯绕路而走的重要原因。

好在泰山郡已经答应供给物资,并且就由高迁他们带过来了。是勋还不大放心,催促众人继续赶路,一直走到天黑,进了莱芜县城,这才彻底踏实下来,寻屋暂驻、埋锅造饭,让自己的兵卒和郑门弟子们好好吃了顿饱的。其间郑玄就问啊:“应仲瑗仍在泰山么?”是勋心中一颤,回答说:“是。”郑玄就说了:“我欲往奉高一访。”是勋想想,奉高县城就在西南方向,不算绕远儿——“诚如尊命。”

是勋在这一世所八卦……吸收的资讯比所有人都多,所以就难免挂一漏万,甚至灯下黑。就好比这回,直到郑玄提起来,他才恍然大悟——我靠应劭还在当着泰山太守啊!那可是个没用……而又有用的家伙呀!

Ps:今晚受驰骋所邀,要去为《宛如梦幻》纪念本的成功发售开庆祝会,所以,这一章提前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