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意
刘文静心中猜测是鬼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从而使得自己很是倒霉,对此他忧心忡忡,显得十分不安。虽然写在脸上的“必死”两个字已经洗掉,却已经深深的烙印进了心里,怎么擦,也擦不掉。
化名为张铁生的方德快步走来,作为新晋的鲁国公府上红人,整个鲁国公府对他都充满了赞誉。刘文静兄弟觉得此人会说话,办事又机灵可靠,因此很是喜欢他,短短的一个月,就得到了刘文静的信任。
而其他人,因为方德出手阔绰,这个缺几吊钱添置家具,那个缺几吊钱买个小妾,甚至有人缺了赌资,方德都一一给予帮助,所以博得了众人好感。
整个鲁国公府上都说方德的好,所以刘文静也就觉得他好。因此刘文静郁闷不安的时候,,有批注,小事情太子都解决了,只是给李渊看一看。大事情则要让李渊定夺。但是这一封折子上,没有太子的任何印记。李渊此时无法猜测太子知不知道此事,甚至是故意将折子递上来,但李渊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刘文静的这份折子,是在三天前就上奏的,在书信里,刘文静对裴寂进行了弹劾,他的言语很激烈,说什么不处罚裴寂的话,国法就荡然无存,那么大唐就是空有虚名,陛下,也就意味着不是仁义之主。不是仁义之主是什么?暴君?昏君?
李渊看着折子,再度响起了当初裴寂的话,刘文静啊刘文静,你除了挑拨诸位皇子的关系,还在此大放厥词,难道说,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没错,你是太原首义之臣,有着功勋,而且这份功勋即使是在大唐诸臣中也是翘楚的存在,可是,不管你有什么功劳,也不能挑拨兄弟互相残杀啊,而且,看看折子上写的是什么?!
这一封折子,是弹劾裴寂的,折子里说裴寂毫无军事才能,以至于大败,又说裴寂时常贪污,至少有上百万的钱落入了他的口袋中,这些事情,李渊能不知道吗?可是他念着裴寂在大唐最缺粮的时候,硬生生地从裴家拿出了三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可是闻喜裴家积存了多年的粮食,裴寂不顾族人的反对,强行送给了大唐,让大唐渡过了最危急的时刻,这份恩情,李渊就不能忘记。
裴寂虽然有缺点,可是在李渊看来,裴寂知进退,懂事,光是这两点,就把刘文静给压了下去,一想起刘文静前几日在书房里说的那些话,李渊心中的怒火又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
李渊忍住了要将折子撕掉的冲动,他额上青筋暴起,在书房里踱步半响,终于下定了决心。刘文静一再挑战他的极限,他必须要除掉他,不能再让他挑拨几个儿子的关系了。想到此,李渊鼓了鼓掌,一名黑衣人从暗处走了出来,他面无表情,来到李渊身边。“去查一查,鲁国公府上有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李渊说道。就算想要出掉刘文静,也必须要找到足够的借口,这一点,李渊也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