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房价(1 / 1)

儒道至圣 永恒之火 723 字 13天前

房价

木庸自己承认贪污白银一万三千两,对景国造成的损失超过五万两,方运根据景国的律法正常判决木庸抄家,没收木家的所有财产作为赔偿,然后发配充军二十年。

赵管事谢过方运,承诺支付两千两白银便离开。

木庸已经看透,自己极可能是方运与康王斗争的牺牲品,小郡王不可能为了他与方运全面冲突,而方运虽然不姓赵,但在景国与姓赵无异。

等判决完毕,敖煌道:“那位梁坊主和这位木坊主,都算是犯了罪,您怎么不惩罚那位梁坊主,反而要重重奖励?”

方运微笑道:“是,那位梁坊主把一些亲属送入工坊,自身也贪了一些小钱,他是有错。但,他曾经让工坊起死回生,为宁安县,为景国创造的价值无比巨大。他的过并非难以挽回,对宁安县工坊来说,不过是小小的瑕疵。身为一方父母官,如若连这种瑕疵都难以忍受,如何为宁安为景国谋取更大的利益?若他都不能用,可用者寥寥无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选拔与任用,理当如此。”

敖煌道:“也对,梁坊主该奖。若人人都是梁坊主这样的人,景国的工坊早就是天下上一次《圣道》就是一座牌坊,一首鸣州诗词也是一座牌坊。

最后段县令还说,现在方运老宅门前那条街,已经被称为牌坊街,因为那些一个个跟门框是的牌坊连成一片,有形成牌坊走廊的趋势。

不仅如此,整条街两侧的房价暴涨!尤其是离方运最近的那几十家的房价,已经堪比京城!一座普通的宅子没有两万两白银下不来!

一位亲王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一万两白银而已。

牌坊街上有过半的房子被卖出去,但还有一半的房主说价格不到十万两银子绝对不卖,因为凡是半圣老宅周围的房屋,价格都在十万两以上!

更有甚者明确表示不卖房屋,要让自己的儿孙在自家房屋苦学,日后必然成材。

那些已经被卖掉的房屋都被推倒重建,大都建成专用书房,已经有多位读书人前往居住,不是名门之子就是豪门后代,他们都希望借助方运的力量获得更好的成绩。

有一位买家最为奇特,竟然是启国的大学士,他寿命所剩不多,所以移居到了悟道河畔,并用十万两银子和一件进士文宝买下方运老宅隔壁的房屋,孤注一掷,希望能有所突破,成为大儒。

这些居住在方运老宅周围人并非是盲目愚蠢,历史上已经有人统计过,每位半圣老宅周围的学子,成绩都会随着半圣的实力增长而增加,尤其在半圣封圣的第二年,一部分学子会取得极好的成绩。

不过,这种效果只针对翰林之下,一般到了翰林,几乎不受影响。

不过济县有条悟道河,这里比寻常的半圣老宅特别,所以哪怕大学士也想住在方运隔壁。

没人知道半圣老宅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只能猜测是人族民心所聚,改变周围的环境和元气,让人的头脑更聪慧。

至于方运的房子,有豪门出一千万两白银收购,方运懒得回应。

现在济县的悟道河已经成为景国最重要的地方,甚至派出整整一千士兵看守,各国读书人不断涌入悟道河,并且自然而然有了每月一度的悟道文会,让济县的文风大盛。

随着前来济县游玩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济县也在不断扩建,但扩建的速度比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使得济县县令不得不申请工家相助,借助机关快速扩建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