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
如今的建极殿朝会,早与过往的大朝不同了。
首先,有资格参与朝会的人少了,能来的都是京师五军六部,以及各府院寺副职以上的高官,与那些初入官场的愣头青们比,算得上是个个城府深沉、位高权重了。
这些人要是卖直邀名,那可就得好好考虑考虑得不偿失的后果了,因此,不会轻易跟皇帝对着干。
其次,能够与会的科道言官,也只能议论各自职分范围内的事情,而不能捕风捉影胡乱攻讦大臣了。
这就已经把党争的风险降到了一个最低的限度了。
再者,如今设置了殿中侍御史之后,五军六部各府院寺不管是哪个衙门口有事奏报,有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拿到朝会上共同商议解决,那么都需要将自己的议题,提前报备给内阁和殿中侍御史,并送皇帝御览,提前定下朔望朝的议题。
其中的意思就是,皇帝能够直接拍板决定的事务,由皇帝直接拍板决定,不需要拿到朝堂上。
只有那些皇帝拿不定主意,不能直接拍板决定的事情,或者说皇帝觉得应当拿到朝堂上共议的,才允许拿到朝会之上共同议论决定。
崇祯皇帝这么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由自己来完全掌控建极殿朝会的节奏,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也即是说,所有能够拿到建极殿朝会上公开诉诸朝议的事情,都应该是在朝会之外已经基本上敲定下来的事情。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今才刚刚开了个头,要形成惯例和规矩,还任重道远。
且说到了七月十五的建极殿望日朝会之上,崇祯皇帝一开口,就把这次朝会的内容给确定了下来。
紧接着,崇祯皇帝看着同样跪在地上的内阁首辅大臣李国镨和军机大臣宁城伯孙承宗,对他们说道:
“内阁李爱卿,孙爱卿,开始吧!”
程,随旨颁赐天下各地督抚镇臣,咸使与闻!
“钦命此旨刊布中外,昭告天下!旨到之日,令行禁止!敢有迟疑违误、阳奉阴违者,以谋危社稷论罪!钦此!”
内阁首辅李国镨宣读完毕了这道圣旨,与军机大臣宁城伯孙承宗的做法一样,根本不给殿中大臣留下任何讨论的余地,直接转身跪地,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了。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举行的建极殿望日朝会,就这样,在一片万岁声中斩钉截铁一般地结束了。
崇祯皇帝钦定的五军都督府新制章程,在原来五军都督府所有职司的基础上,确定了新设的各个都督府所拥有的辖地、权限以及所属每个二级部门的职权。
五个新设的都督府,其下涵盖的职权机构大同小异,左右都督以及左右护军以下,除了原有的断事司、经历司、镇抚司、照磨所、理问所等等机构之外,这一次,每个都督府里,又都统一新设立了的总务厅、军令司、教导司、考功司、军需司和饷禄司。
与此同时,不同的都督府下面,又有一两个不同的机构,比如边卫军都督府下面,专门设立了边军马政司,专管独属边军自己的军马场。
再比如海军都督府下面,专门设立了海军船政司,专管独属海军自己的购船造船乃至维修船舶的事务。
还有,内卫军都督府下面专门设立了清丈军屯司,而后备军都督府下面则专门设立了新军选募司,专门招募训练兵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