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药(1 / 1)

竞春华 水柠檬 2244 字 3个月前

按书名

按主角

按作者

宣传、收藏、推荐《》

芷嫀抿嘴笑了笑,道:“婶娘才客气了()。\\燃痕\\高质量////”

黄橘端着甜白瓷茶杯上来。

三太太拉着芷嫀说了一通闲话,忽然提到了钱管事,“……这位钱管事,听说是族长家里荐给大老爷的,不是你家原来的老人啊。”

芷嫀一怔,不解的看向三太太,“是,曾听爹爹说过,不过钱管事为人尽职尽责,办事麻利,这几日来多靠了他。”

三太太别有意味的笑了,看着芷嫀,道:“可有时候太尽责了不是好事,大老爷远在上京,三侄女既然来了,就该帮着分解分解,免得……闹出事来不好看。”

芷嫀一怔,目光一下子变了,正襟危坐的看向三太太。

“三婶娘,侄女不懂你的意思,还请婶娘明言。”

三太太抬着头看了眼黄橘,还有敞门外晒东西的丫鬟。

芷嫀会意,虽然不觉得有人敢偷听,也顺从三太太的意思请她入里屋说话。

里屋一张铺垫的软软的松木方塌,芷嫀和三太太二人并坐着。

三太太这才肯说,“三侄女想必知道族里分给你家的六十六亩地吧(喜欢本小说的网友可能喜欢:)。”

芷嫀点头,三太太继续道,“这六十六亩地,现在是三家人种着,都姓叶,跟我们两家的关系远了。上代族长最怜贫惜弱,那时候我们族里要比现在富有,就分了山下那片土地给这三户人种,也不要他们交租。这几十年过去了,他们把这几十亩地当他们自家的,我们村里也觉得该他们的。谁知道大老爷回来认祖,族里要给大老爷分田地,竟然划了那一块给大老爷……”

芷嫀心中暗暗惊异,原来族里分过来的地。还有这样的来历。

三太太看着芷嫀,笑了一下,道:“三侄女别嫌婶婶说得不好。你说他们三家就靠这点薄田吃饭,突然知道族里要收回这块地,那就跟要了他们命一样。”

芷嫀想了想。笑了,道:“三婶娘。我家并没有要收回这块地,他们竟可以继续种。”看来是这三家中的某人,或是三家人联合找上了这位三太太,求她过来说情呢。

这六十六亩薄田能有什么大收益,对叶家实在不值一提。她也乐意卖一个人情给三太太,和那三家人,算结个善缘。

三太太闻言。笑容明亮了起来,但转即,又起了一些顾虑,道:“三侄女,难得你深明大义,可是就怕做主子的心善,做下人的却狐假虎威,阳奉阴违。”

这话如此清楚明白,芷嫀马上明白了,不敢相信的道:“婶娘是说……我家的钱管事背着我爹爹对这三家人做了什么?”

三太太有些顾忌。犹豫了下,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道:“三侄女,多的话。我也不好多说,你若是有这个心,把你家里的下人叫来问一问,或是亲自见一见那三家人……”

说到这里,她顺着转了个弯,笑着说起其他事。芷嫀心中虽然疑惑,但是也不好多问,等她离开后,马上叫来六安(喜欢本小说的网友可能喜欢:)。

六安听芷嫀打听钱管事背景,便把他知道的说了,“听说是族长家里荐来的,以前帮着族长管过一个小庄子,内外事都通些,正适合我们家。而且钱管事是本地人,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叫他看着点后院,时不时去购些肉菜送过去,再看着点房子……老爷想着也不需要另外仔细选人,就用了他。”

也就是说,叶大老爷觉得这栋宅子偷不走。而宅子里又没有什么值得偷的,就卖了族长一个面子,收下了这个管事在这宅子里。

六安心里奇怪,问芷嫀,“难道这钱管事有什么不对?”

芷嫀心情沉重,表情上也流露了出来,道:“只怕他真有什么不对,方才七老太爷家的三婶娘过来,说了一些事。”

说着,芷嫀把三太太说的事大致讲了下,六安惊讶的睁大眼,道:“难道,钱管事背着老爷去收地。”

芷嫀点点头,面色沉沉,“收地也就罢了,最怕他还用了手段,你尽快去打听清楚了,这几日他忙着去县里采购东西,先不叫他察觉动静。”等这事查清楚了,她还要仔细查一查这次采购的账目,现在先用这个诱他把注意力移开。

等六安自去了,芷嫀回到房中坐在床上出神凝想。

胡妈妈在外头吩咐小丫鬟烧香草驱虫,没多久,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进屋来。

芷嫀注意到,问,“怎么了?”

胡妈妈道:“姑娘不觉得奇怪,五姑娘闹死闹活跟过来,这几日到家了,竟然完全没动静,就乖乖的待在房间里。”

她这一说,芷嫀也马上感觉到不对,“对……她竟然没有闹着要去见太太,我也是忙糊涂了,把她全忘了(喜欢本小说的网友可能喜欢:)。”

一般的四进宅子,除却一进和后面三进有二门阻隔,有下人看守,后面的几进却是想通的。但是叶家这套院子却不一样,叶大老爷修建时,特地在三进和四进之间筑了厚厚的墙壁,只有夹道的一扇后门能够进入四进。

四进的钥匙,叶大老爷自己收了一把。另一把交给钱管事,让他冬日每隔半月送一次米粮食物,春日十天送一次,夏日则频繁些,看天气冷暖。

所以芷嫀来了老宅几天,却全然没有感觉宅中还有其他人。且叶大老爷曾经放出话来,大太太要潜心供佛,在家清修,不让人打扰,此时在家做居士的富贵人很多,这理由也说得过去。所以隔壁三太太来做客,也不会提出要见大太太的话。

胡妈妈心里起疑,道:“莫不是还有其他门可以出入,五姑娘以前跟着大老爷在这里住过,说不定知道些我们不知道的。”

芷嫀也有此想法,低眸想了想,道:“妈妈。你最近多多注意些,看看她日常真的是待在房里,还是趁着我们不注意。跑出去了。”

她倒不一定要阻止芷萱见大太太,但是她不能对她所做的事情一无所知。

胡妈妈用力点头,表情郑重。

芷嫀看着忍不住一笑。转而又问,“妈妈来了几日。接管内宅下人,你看老宅那几个婆子丫鬟如何,还能用么?”

芷嫀自己来的时候,带了胡妈妈,叶葵,黄橘,一个小丫鬟叫环儿的。两个婆子,一个姓佟,一个姓余,共六个人。外边这是六安带着四个家人,其中一个是叶葵的丈夫郭安。

叶芷萱带来的,就是两个小丫鬟,画眉和百香。

而原来老宅里人算算竟然不少,但少有真正卖身叶家的()。首先要说一家四口,原来是族中一个叫叶阔的,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投靠了叶大老爷,求照顾口饭吃。叶大老爷可怜他毕竟是同宗,就收了在家中照顾前后庭院中的石树花鸟,现在一家人住在第二进西边三间厢房里。叶阔的两个女儿如今就在内院帮忙干活跑腿。妻子也在厨房里做菜做饭。

其次是厨房里的一个杨婆子,叶阔媳妇打打下手,主要还是杨婆子掌厨。再来便是钱管事,以及钱管事手下的两个看守门户的家人。一共是八个人,守着叶宅前面三进院子。

胡妈妈沉吟了片刻,道:“杨婆子是个老油子,不过做事还是勤快的;叶阔家的沉默寡言,几日来也没听她开过几次口,总是闷不吭声的坐在厨房里洗菜择菜;她两个女儿倒是不错,一个机灵,一个憨厚,这几日来帮了不少忙,可惜不卖身的,不然倒可以带身边教一教,以后也是可用的……”胡妈妈面上流露出惋惜之色。

提到这个,芷嫀也心有所感,点点头道:“黄橘大了,环儿又是个实诚的,等过些时候,让人牙子过来,妈妈帮我挑几个丫鬟。”

这几月来,她深刻感受到自己可用之人太少,做很多事情都十分被动。若是能够在溪口村逗留的时间里,培养几个好用忠心的丫鬟,也是好事。

胡妈妈点头答应,笑的褶皱更深了些,“哎,是,早该如此了,在上京时二太太不提,姑娘都不好意思说,院子里那些个小丫鬟看着都蠢蠢笨笨,哪个堪造化的。”

又过两日,六安愤愤然过来与芷嫀分说这几日打探的结果。

“自打老爷回京,钱管事便三不五时的要赶那三户人家走。这三户人家不肯,跑来跟族里理论,说是他们两代人耕种,以前明明是荒地,好容易才整饰出个样子,就要赶他们,族里没人理会,还训斥了他们一顿……钱管事有族里撑腰,更是张扬,说是这地是我们官宦人家的,那三家再敢罗唣,就叫衙门过来抓了去。三家人没办法,合伙凑了份子,送了钱管事十五两银子。”

好大胆,芷嫀也怒了,“竟然借着爹爹的名头在乡里胡来()。”

六安点头,继续道:“开春播种,那几家人在地里劳作,钱管事带着家里那两个看门的,又叫了几个帮闲,整日在田里捣乱。说前头十五两银子是往年的租金,他们三家租了三十年几年的地,算少点,也要四百五十两银子的银子……之后三家不堪钱管事骚扰压迫,又给了几次银钱,可是没想到钱管事欲壑难填,拿了钱最后又反口,说那地已经佃给另外的人了,要三户人马上走。”

“就在我们过来的前两天,钱管事还带着人砸了其中一户人的屋子,若不是村里人劝着,只怕另外两家也要给砸烂了。便是如此,那一家的儿子也给打伤了,如今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竟然都打伤人了,是不是她们不过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爹爹可能还要背上迫死人命的罪名……芷嫀脸一下子就黑了,道:“把他给我绑了,我要亲自问问他,谁给他的胆子,谁下的命令,竟然敢如此背主乱来。”

六安闻言,大声喊,“是,这就去。”说罢摩拳擦掌的就去喊人绑人。

半个时辰不到,外头嚷嚷声响起,郭安推着被绑的钱管事进来,就在厅堂门口处就压着钱管事跪下来。

胡妈妈和黄橘偷偷越过屏风看,只见钱管事脸上青紫一片,想必是挣扎时被郭安等人打的。

钱管事口里的布一去,马上就哭天抢地喊冤,“三姑娘,小的冤枉,小的全都是奉命行事……”

芷嫀皱皱眉,叶葵晓得她不耐烦跟这种人亲自说话,遂走出屏风来,看着钱管事冷笑,“冤枉,钱管事说说姑娘哪里冤枉你了,谁让你去收地的,谁让你去要银子的,又是谁说要把地租出去的?”

钱管事语塞,砰砰磕头,“三姑娘明鉴,小的忠心耿耿,三姑娘可不要错怪好人……”

叶葵啐了他一口,美目圆瞪,“你还好人,把人家年纪轻轻的大儿子打的下不了床,拿着主家的威势在外头为非作歹,我看你活腻了(喜欢本小说的网友可能喜欢:)。”

黄橘听了半天,满面忧色,低声问芷嫀,“姑娘,要怎么处置他?”毕竟是族长荐过来的,连身契都没有。

芷嫀也正在烦恼此事,爹爹说过,溪口村的七老太爷家要交好,同时,不可得罪了松山县上的本家,现今的族长。

半响,芷嫀目光冷色一闪,道:“钱管事背主忘恩,拉下去在庭院里打二十板子,撤了职事,另外两个门子,为非作歹,助纣为虐,也打二十板子赶出去。”

钱管事闻言,满头大汗,他四十多岁的年纪,虽说是仆人,也都是管着下人的头,平日里可不曾吃过苦头。

“姑娘饶命,姑娘饶命……”但是郭安几个已经上来将他往外拖拉。

画眉左右瞧了瞧,见三姑娘房门紧闭,丫鬟们也都午睡去了,放心的舒了一口气,蹑手蹑脚的跑到厨房取。

厨房里只有一个杨婆子,她一把拉了画眉进厨房,又插上栓锁了门。

厨房里顿时阴暗下来,杨婆子低声道:“东西都给买好了……”

画眉声音发颤,“在哪,先给我。”

杨婆子嘿嘿笑,“哎哟,我的姑娘,还怕我老婆子骗你不成。”

猜您可能喜欢: